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方民族大学生态学823细胞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成熟促进因子

转化的一种酶。

2.

【答案】 是指由和周期蛋白B 结合而成,调控细胞由期向M 期【答案】成熟促进因子

的中文意思是单克隆抗体技术,是1975年英国科学家Milstein 和Kohler 发明的技术,并获得1984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它是将产生抗体的单个B 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杂交,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以此生产抗体的技术。

3. 剪接子

【答案】剪接子是由

的功能的复合体。

4. 花束期 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具有切去的内含子并把外显子连接起来

【答案】在减数分裂的细线期时,有些物种表现为染色体细线一端在核膜的一侧集中,另一端呈放射状伸出,形似花束,称为花束期。

5. 自由基

【答案】自由基是具有高度活性、通常寿命短暂的分子片段具有的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电子。自由基的种类很多,活性最强的是氧中心自由基,简称氧自由基,包括

(羟自由基)和

6. cristae (超氧自由基)、【答案】cristae 的中文名称是嵴。嵴是指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的结构,增大了线粒体内膜的总表面积,为线粒体产能生化反应提供了充足的场所。嵴的形状、数量和排列与细胞种类及生理状况密切相关。在不同的真核生物中,线粒体嵴的形态不同:动物细胞中常见“袋状嵴”、植物细胞多为“管状嵴”。需求较多的细胞中线粒体嵴的数量较多。

7. 细线期

【答案】细线期是指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最初时期。在这个时期,染色质凝集成单条细线,细线与核膜相连,染色质线上有染色粒。

8.

【答案】

别为

的中文意思是网格蛋白有被小泡。网格蛋白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分的轻链组成的二聚体,3个二聚体形成包被的结构单位一的重链和

一三脚蛋白复合体。一种小分子GTP 结合蛋白在深陷有被小窝的颈部组装成环,dynamin 蛋白水解与其结合的GTP 引起颈部缢缩,最终脱离质膜形成网格蛋白有被小泡。

9. 中间体

【答案】中间体是指在分裂沟下方,除肌动蛋白之外,还有微管、小膜泡等物质聚集,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致密层。

10. 【答案】的中文名称是Hayflick 界限。Hayflick 界限是指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具有有限分裂次数的现象。动物体细胞在体外可传代的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细胞的分裂能力与个体的年龄有关。正常人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即使条件适宜,细胞也不能无限制地进行分裂;即使是机体中可以终生分裂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也有分裂次数的极限;即使给予丰富的营养、生长因子和足够的生长空间也是如此。

二、简答题

11.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案】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有:

(1)形成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进行物质运输和能量的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完成信号跨膜传递;

(4)进行酶促反应;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6)形成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12.质子栗有哪三种?

【答案】就是生物膜上将氢离子泵出细胞质基质,建立跨膜的氢离子电化学梯度驱动转运溶质进入细胞和保持细胞质基质中性pH 作用的主动运输结构。可分为以下P 型、V 型、F 型三种。(1)P 型: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在转运氢离子的过程中涉及磷酸化和去磷酸化。(2)V 型:存在于动物细胞溶酶体膜和植物细胞液泡膜上,转运氢离子过程中需要A TP 提供能量,但不形成磷酸化的中间体,其功能是从细胞质基质中泵出氢离子进入细胞器,有助于保持细胞质基质中性pH 和细胞器内酸性pH 。(3)F 型:存在于线粒体内膜,植物类囊体膜和多数细菌质膜上,

F 型质子泵工作时不会消耗A TP 。 氨离子顺浓度梯度跨膜,将所释放的能量与A TP 生成偶联起来。

13.光面内质网是如何参与肝细胞维持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恒定?

【答案】肝细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维持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恒定,这一功能与葡萄糖磷酸酶的作用密切相关。肝细胞是以糖原颗粒的形式储存葡萄糖, 肝细胞光面内质网的胞质溶胶面附着有糖原颗粒,当肌体需要葡萄糖时,糖原即被降解。肝细胞中的糖原降解是受激素控制的,激素作为信号分子激发先转变成葡萄糖的浓度升高。然后由激活蛋白激酶A ,蛋白激酶A 能够将糖原激磷酸酶将葡萄糖磷酸水解生成葡萄活水解生成磷酸葡萄糖的酶。由于磷酸葡萄糖不能够通过扩散穿过细胞质膜进入血液,需要磷酸,然后由光面内质网中的葡萄糖糖和无机磷,释放游离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维持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恒定。

14.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及其调节。[南京师范大学2004研]

【答案】(1)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

G 蛋白能够将受体接受的信号传递给效应物,产生第二信使,进行信号转导,某些G 蛋白还可直接调节某些离子通道的通透性。

(2)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调节

G 蛋白由三个不同亚基组成。配体和受体结合,诱导GTP 与G 蛋白结合的GDP 进行

水解为^后,则处于失活状态。 交换,GTP 结合的G 蛋白处于活化状态,激活位于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下游分子如腺苷酸环化酶。G 蛋白a 亚基具有内源GTP 酶活性,当

G 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cAMP 信号通路,另有一条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前者是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偶联的G 蛋白,G 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第二信使cAMP ,引发下游细胞事件。后者也是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偶联的G 蛋白,活化的G 蛋白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 ,使水解为和DAG 两个第二信使,可动员细胞办释放,DAG

,分别激发细胞的下游事件,又称“双信使系统”。 可激活蛋白激酶C (PKC )

15.试比较染色体着丝粒与着丝点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着丝粒与着丝点的区别

①着丝粒是指位于染色体主缢痕部位的染色质。

②着丝点即动粒,在主缢痕处两个染色单体的外侧表面部位的特殊结构,它与染色体微管接触,是微管蛋白的组织中心。在电镜下,动粒为一个圆盘状结构,分内、中、外三层。

(2)着丝粒与着丝点的联系

着丝点(动粒)是附着于着丝粒上的一种特殊结构,动粒的外侧主要用于纺锤体微管附着,内侧与着丝粒相互交织。由于动粒和着丝粒联系紧密,结构成分相互穿插,在功能方面联系密切,因而两者常被称为着丝粒-动粒复合体。

16.何为共转移?试述分泌性蛋白通过共转移方式在内质网上的合成过程。

【答案】(1)肽链边合成边转移至内质网腔中的方式共称为共转移。

(2)蛋白质首先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合成,当多肽链延伸至80个氨基酸左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