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701生物综合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原位杂交
【答案】原位杂交是指用标记的核酸探针通过分子杂交(碱基互补配对)确定特殊核苷酸序列在染色体上或在细胞中的位置的方法。 2.
【答案】Karyotype 的中文名称是核型。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等。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着丝粒的位置)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即为核型。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体细胞的核型可代表该个体的核型。核型分析是指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性的分析,确定其是否与正常核型完全一致的过程,对于探讨人类遗传病的机制、物种亲缘关系与进化、远缘杂种的鉴定等有着重要意义。
3. 细线期
【答案】细线期是指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最初时期。在这个时期,染色质凝集成单条细线,细线与核膜相连,染色质线上有染色粒。
4. 类病毒(viroid )。
【答案】类病毒是指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 构成的类似病毒的简单生命体。 5.
【答案】
的中文译名是衔接蛋白,是参与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组装的一种蛋白质,相
3
对分子质量为100×10, 在网格蛋白和受体的细胞质结构域间起衔接作用,可分为参与反面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处形成的网格蛋白包被的小泡的组装。
6. 蛋白质跨膜运输
【答案】蛋白质跨膜运输
和分别
主要指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内
质网、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部位的一种蛋白质运输类型。
7. telomerase
【答案】telomerase 的中文名称是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由催化蛋白和RNA 模板组成的酶,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以物种专一的内在的RNA 为模板,把合成的端粒重复序列加到真核细胞染色体的3' 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从而增强体外细胞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
的增殖能力。
8. 细胞坏死
【答案】细胞坏死
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另一种形式,具有包括引发炎症反应在内
被持续损伤,也能引发细胞坏死,推测原因可能是
被
的重要生理功能。当细胞凋亡不能正常发生而细胞必须死亡时,坏死作为凋亡的“替补”方式被细胞采用;此外,分裂旺盛细胞的活化。
二、填空题
9. 苯巴比妥刺激细胞内质网增生,首先是_____内质网增生,之后才是_____内质网增生。
【答案】糙面;光面
10.从蛋白结构看,蛋白激酶A 是由_____组成的,而蛋白激酶C 是_____组成。
【答案】四个亚基;只有一条肽链
11.细胞拆合的化学法常用_____处理细胞,使细胞出现_____现象,再用离心技术将细胞分拆为_____和_____胞质体两部分,然后在PEG 或仙台病毒的介导下,核体可同另一_____融合,形成重组细胞。
【答案】细胞松弛素B ; 排核;核体;胞质体
12.在线粒体的呼吸链中既是电子载体又是质子转移体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光合磷酸化的电子传递体中_____既是电子载体又是质子转移体。
【答案】复合物 13
.
复合物
复合物
分成个结构域,分别是
的二级结构非常保守,
具多个臂环结构
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
14.物质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发出荧光的现象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_____,如叶绿素、血红素等经紫外线照射后,能发出红色的荧光;第二种是_____, 即物体经荧光染料染色后再通过紫外线照射发出荧光。
【答案】自发荧光;激发荧光
三、简答题
15.蛋白聚糖在细胞外基质中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1)蛋白聚糖或透明质酸/蛋白聚糖复合物构成了细胞外基质的基础,由于是高度酸性的且带负电荷,因此能够结合大量的阳离子,这些阳离子又可结合大量的水分子,这样,蛋白聚糖形成了多孔的、吸水的胶状物,如同包装材料,填充在细胞外基质中。蛋白聚糖的这种性质,
使细胞表面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从而具有抗挤压能力,对细胞起保护作用。由于透明质酸可游离存在,所以在细胞外体液和滑液中透明质酸的浓度很高,提高了体液和滑液的黏度及润滑性。
(2)单个的蛋白聚糖和透明质酸/蛋白聚糖复合物直接与胶原纤维连接形成动物细胞外的纤维网络结构,不同类型的胶原和不同类型的蛋白聚糖连接形成不同的纤维网络,对于提高细胞外基质的连贯性起关键作用。
(3)白聚糖还可作为细胞黏着的暂时性或永久性位点。暂时性的黏着发生在胚胎发育中,对于单个细胞及细胞层的移动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蛋白聚糖对于细胞分化也十分重要,同时也与细胞癌变有关。
16.简述当细胞受到损伤或发生应激反应时,依赖线粒体的细胞凋亡途径。
【答案】当细胞受到损伤或发生应激反应时,依赖线粒体的细胞凋亡途径如下: (1)引起细胞凋亡的胞内信号 DNA 损伤、细胞质中
浓度过高、极度氧胁迫产生大量自由基等。内源信号中也有抑制细
胞死亡的负控制信号,如哺乳动物中的Bcl-2和Bcl-X 蛋白。
(2)Bcl-2蛋白家族对于细胞凋亡的影响
其中有些成员促进凋亡,如Bad 、Bid 、Bax ; 有些成员抑制凋亡,
如
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外膜,有双重功能:一是阻止Cytc 从线粒体中释
放,二是与Apaf-1结合。
(3)依赖于线粒体的细胞凋亡途径
当细胞受到损伤或发生应激反应时,激活了Bel 家族中的促调亡蛋白(如Bad 、Bax ), 这些蛋白从细胞质转移到线粒体外膜并插入外膜,导致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然后Cytc 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进入胞质的Cytc 与Apaf-1、carpase-9前体等装配成多亚基蛋白复合体,caspase-9在凋亡复合体中发生自身切割而活化,激活的caspase-9作为起始caspases 激活下游的执行caspases ,然后执行caspases 作用于IG 蛋白引发细胞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 17.真核细胞为何以游离状态而不是以为细胞内的第三信使?(注:细胞质中游离浓度维持在的原因:
(1)以(2
)若以少,需要大量
为细胞内的第三信使,只需要少量的作为第三信使,
势必需要很多
进入细胞,即可达到传递信号所需的浓
的缺
度阈值,从而诱发各种细胞反应,即使在细胞外
缺乏的情况下也容易达到; 进入细胞内,一方面会引起细胞外
而
的浓度维持在
) 而不是以
为细胞内的第三信使,主要有两方面
【答案】真核细胞之所以以游离状态
的
进行补充;另一方面也会引起膜电位的紊乱,对细胞造成伤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