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农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846软件工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模块测试的过程中,采用自底向上的测试比自顶向下的测试( )。
A. 好
B. 差
C. 一样
D. 未知
【答案】A
【解析】在模块测试过程中,自底向上的测试随着上移,驱动模块逐步减少,测试开销小,而自顶向上的测试需要设计较多的桩模块,测试开销大,所以采用自底向上的测试比自顶向下的测试好。
2.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程序流程图是逐步求精的好工具 B. 图不可能任意转移控制,符合结构化原则
图都不易表达模块的层次结构 C. 判定表是一种通用的设计工具 D. 程序流程图和
【答案】B
【解析】程序流程图本质上不是逐步求精的好工具,它会使程序员过早地考虑程序的控制流程,而不去考虑程序的全局结构;判定表不是一种通用的设计工具,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使用它能同时清晰地表示顺序和循环等结构;程序流程图不易表示模块的层次结构,
模块的层次结构。
3. 有时间间隔的操作是( )。
A. 动作
B. 活动
C. 加工
D. 处理
【答案】B
【解析】活动是一种有时间间隔的操作,它是依附于状态的操作。动作是一种瞬时操作,它是与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操作。
图则可以表示
4.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底向上测试的优点是随着上移,驱动模块逐步减少,测试开销小一些
B. 自底向上测试的优点是比较容易设计测试用例
C. 自顶向下测试的优点是较早地发现高层模块接口、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D. 自顶向下测试的优点是使低层模块的错误能较早发现
【答案】D
【解析】自顶向下测试的优点是能较早地发现高层模块接口、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初期的程序概貌可让人们较早地看到程序的主功能,增强开发人员的信心。
5. 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软件是否结构化
B. 软件配置是否完整
C. 程序的完整性
D. 文档的完整性
【答案】B
【解析】非结构化维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这种维护方式是没有使用良好定义的方法学开发出来的软件的必然结果;结构化维护是在软件开发的早期应用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结果。因此,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的主要区别是软件配置的完整性,有了软件的完整配置能减少精力的浪费并且能提高维护的总体质量。
6. 功能模型中所有的( )往往形成一个层次结构。在这个层次结构中一个数据流图的过程可以由下一层数据流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A. 数据流图
B. 概念模型图
C. 状态迁移图
D. 事件追踪图
【答案】A
【解析】功能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所有计算,由多张数据流图组成,所有数据流图往往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7. 渐増模型是( )。
A. 与瀑布模型无关
B. 与变化模型有关
C. 瀑布模型的改进
D .变化模型的变种
【答案】C
【解析】渐増模型是瀑布模型的变种,有两类渐增模型:增量构造模型和演化提交模型。
8. 软件测试方法中的( )属于静态测试方法。
A. 黑盒法
B. 路径覆盖
C. 错误推测
D. 人工检测
【答案】D
【解析】软件测试从需要执行被测试软件的角度,可以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静态测试可以由人工进行,充分发挥人的逻辑思维优势,也可以借助软件工具自动进行。
9. 表示对象的相互行为的模型是( )模型。
A. 对象
B. 动态
C. 功能
D. 静态
【答案】B
【解析】对象建模技术(OMT )定义了 3种模型,它们是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对象模型描述系统中对象的静态结构、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的属性、对象的操作。动态模型描述与时间和操作顺序有关的系统特征,动态模型用状态图来表示。功能模型描述与值的变换有关的系统特征。
10.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阶段,其包含的内容和步骤甚多,而测试过程的多种环节中基础的是( )。
A. 集成测试
B. 单元测试
C. 系统测试
D. 验收测试
【答案】B
【解析】软件测试一般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回归测试四类,其中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 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一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其目的在于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是软件测试中最基础的环节。
二、填空题
11.常借用硬件可靠性的定量度量方法来度量软件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常用指标有_____与_____。
【答案】平均失效等待时间MTTF ; 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