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清朝的科举考试中,会试中第者被称之为( )
A. 举人
B. 贡士
C. 秀才
D. 进士
【答案】D
2. 人在解决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容易出现一种以习以为常的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学习准备
B. 思维定势
C. 功能固着
D. 思维阻抑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中的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的理解掌握程度。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己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惯常的功能后,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
3.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是( )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张之洞
D. 严复
【答案】A
4. 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对知识要坚持“效验”“有证”、对师长要敢于质疑问难的教育家是( )
A. 墨翟
B. 孟柯
C. 王充
D. 韩愈
【答案】C
5. 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的阶段,掌握规律与范畴的阶段,获得世界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
A. 发现教学模式
B. 掌握学习模式
C. 范例教学模式
D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答案】C
【解析】发现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是通过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地重组和改造,使学生的智力获得发展; 掌握学习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布卢姆,强调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指导,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它包括教学准备——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教学测验——测验——矫正——再测验几个阶段; 范例教学理论是由德国的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提出的。范例教学论对范例教学组织环节提出了各种设想,其中施滕策尔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基本上概括了其他范例教学论者所提出的各种设想。因此,范例教学模式的组织技术可以以他的基本设想为代表,划分为四个阶段:①范例性地阐明“个”; ②范例性地阐明“类”; ③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相互关系; ④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个人为中心,教师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而非“教”学生学习。
6. 氏族公社末期,( )成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A. 礼乐之教
B. 军事教育
C. 劳动教育
D. 宗教教育
【答案】B
7. 国民党在成立之初,在教育上主要采用什么政策? ( )
A. 国民教育
B. 三民主义教育
C. 党化教育
D. 平民教育
【答案】C
8. “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 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
A. 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
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答案】B
【解析】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其中,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其主要观点包括:①教育活动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 ②教育活动不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也存在于动物世界中; ③教育起源于动物将天赋的本能传给后代的现象,人类社会的教育只是在此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题中所述的就是沛西·能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主要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教育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
9.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中国近代教育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是( )。
A. 洋务学堂
B. 教会学校
C. 清末学制
D. 幼童留美
【答案】B
【解析】教会学校的存在,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国家地位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西方世界殖民扩张的产物。
10.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
A. 经验一分析范式
B. 社会批判范式
C. 淦释一理解范式
D. 复杂思想范式
【答案】D
【解析】复杂思想范式是和世界的多样性、随机性、组织性、突变性、无序性等概念相对应的一种研究范式。复杂性思想关注随机性,不确定性,偶然性,潜在性,正是这些系统内外的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