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内地游客赴西藏旅游自然风险感知与两类常态风险测评

关键词:自然风险感知;高原反应;紫外线辐射;测评;西藏

  摘要


    西藏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与我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趋势相比,仍处于偏下水平;且西藏旅游资源高品质、高潜力与游客赴藏高心理负担并存,致使赴藏旅游高意愿与低到访率之间形成了强烈对比。究其根源,除发展较晚、交通不便等原因外,多种自然风险的影响也不可忽略,尤其高原反应与紫外线辐射强更是内地游客赴藏旅游中不可避免的常态自然风险。可见探究赴藏游客自然风险感知、测评并分析高原反应与紫外线辐射风险的时空分布、加强西藏旅游自然风险管理已势在必行。

    本文依托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内地游客赴西藏旅游自然-社会风险感知与旅游安全体系构建研究》,在风险感知相关理论指导下,以赴藏游客为研究对象,构建内地游客赴藏旅游风险感知问卷,以实地调研所得数据及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典型研究法等方法,并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研究:

    (1)提出问题: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以下研究问题:赴藏游客有什么样的旅游行为特征?其对西藏各种自然风险的感知如何?对西藏不同地域的自然风险感知如何?其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西藏高原反应与紫外线辐射风险如何测评与分级?二者的时空规律如何?海拔变化规律如何?

    (2)分析问题:围绕上述问题设计《内地游客赴藏旅游自然风险感知问卷调查表》,并展开实地调研;搜寻相关海拔、大气氧分压、日照百分率等数据,查阅资料寻找合适的高原反应与紫外线辐射风险测评与分级方法。

    (3)解决问题:首先,分析内地游客赴藏旅游的行为特征、满意度、忠诚度;其次,分析内地游客赴藏旅游自然风险感知及各因素对自然风险感知的影响;接着,对高原反应与紫外线辐射风险进行风险指数测评与分级;最后,尝试分析高原反应与紫外线辐射风险的时空分布及海拔变化规律。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赴藏游客普遍认为:阿里地区的自然风险最大,林芝地区、拉萨市的自然风险最小;高原反应、紫外线辐射风险是发生可能性最大的、危害也较大的自然风险。

    (2)通过测评并初步分析发现,西藏大部分地区高原反应、紫外线辐射风险较大,均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西藏紫外线辐射风险的季节变化较大,具体表现为,夏季紫外线辐射最强、春季居中、秋冬时紫外线辐射最弱。

    (3)经过Arcgis绘图发现,西藏高原反应、紫外线辐射风险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具体表现为,西藏北部和中部地区高原反应风险最大,东部和北部部分地区高原反应风险较大;西部部分地区紫外线辐射风险最强,中部和西部部分地区紫外线辐射风险较强。

    本研究创新点如下:

    (1)着眼于内地游客赴西藏旅游(高海拔旅游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感知最较大的自然风险进行研究,分析西藏自然风险感知的地域差异、绘制赴藏游客自然风险感知象限分析图。

    (2)将以自然风险感知调查为主的社会科学分析方法与以不同地区气象监测数据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分析结合起来:前者对自然风险的描述细致、详尽、全面,后者在时空分布的研究上,理论基础更扎实,最终各取所长、互相补充。

    本研究意义如下:

    可直接为赴藏旅游提供相关的自然风险指南,减轻潜在游客赴藏旅游高自然风险的心理负担;也可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服务提供参考,促进西藏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更可为今后西藏旅游自然风险感知研究提供参考,对拓展常态风险测评及研究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