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41数据结构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有
A.
B.
C.
D. 个分支结点的满二叉树的深度是( )。
【答案】C
【解析】满二叉树的结点总数=分支的结点总数+非分支的结点总数。由于此树为满二叉树,所以非分支的结点总数为1,所以满二叉树共有个结点,所以满二叉树的深度为
2. 下列关于SMTP 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 只支持传输7比特ASCII 码内容
II. 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
III. 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
IV . 支持从邮件服务器向用户代理发送邮件
A. 仅 I 、II 和 III
B. 仅 I 、II 和 IV
C. 仅 I 、III 和 IV
D. 仅 II 、III 和 IV
【答案】A
【解析】根据下图可知,SMTP 协议支持在邮件服务器之间发送邮件,也支持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信息。SMTP 协议只支持传输7比特的ASCII 码内容
3.
协议对
A.011111000011111010
B.011111000111110101111110
C.01111100011111010
D.011111000111111001111101
【答案】A
第 2 页,共 67 页 组帧后对应的比特串为( )
HDLC 协议对比特串进行组帧时,HDLC 数据帧以位模式0111 1110标识每一个帧的【解析】
开始和结束,因此在帧数据中凡是出现了 5个连续的位“1”的时候,就会在输出的位流中填充一个“0”。所以答案为A 。
4. 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采用某些页面置换算法,会出现Belady 异常现象,即进程的缺页次数会随着分配给该进程的页框个数的增加而增加。下列算法中,可能出现Belady 异常现象的是( )。
I . LRU 算法
A. 仅 II
B .仅 I II
C. 仅I III
D. 仅 II III
【答案】A
【解析】Belady 现象只有FIFO 算法才会出现
5. 某机器有一个标志寄存器,其中有进位/借位标志CF 、零标志ZF 、符号标志SF 和溢出标志OF ,条件转移指令bgt (无符号整数比较大于时转移)的转移条件是( )。
A.CF+OF=0
B.SF+ZF=0
C.CF+ZF=0
D.CF+SF=0
【答案】C
【解析】判断无符号整数A>B成立,满足的条件是结果不等于0, 即零标志ZF=0, 且不发生进位,即进位/借位标志CF=0。所以正确选项为C 。其余选项中用到了符号标志SF 和溢出标志OF , 显然可以排除掉。
6. —棵二叉树高度为h ,所有结点的度或为0或为2,则这棵二叉树最少有( )个结点。
A.2h
B.
C.
D.
【答案】B
【解析】此树满足哈夫曼树,除根节点外每层有两个节点。
7. 线性表是具有n 个( )的有限序列(n >0)。
A. 表元素
B. 字符
C. 数据元素
D. 数据项E. 信息项
第 3 页,共 67 页 II. FIFO 算法 III. OPT 算法
【答案】C
【解析】一个线性表是n 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至于每个数据元素的具体含义,在不同的情况下各不相同。
8. 下列有关RAM 和ROM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I.RAM 是易失性存储器,ROM 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II.RAM 和ROM 都采用随机存取方式进行信息访问
III.RAM 和ROM 都可用作Cache
IV .RAM 和ROM 都需要进行刷新
A. 仅I 和II
B. 仅II 和III
C. 仅 I 、II 和IV
D. 仅II 、III 和IV
【答案】A
RAM 中的内容断电后即丢失ROM 中的内容断电后不会丢失,,【解析】(易失性)(非易失性)
,区别在同时RAM 和ROM 都采用随机存取方式(即CPU 对任何一个存储单元的存取时间相同)
于RAM 可读可写,ROM 只读不写。而ROM 显然不可用作Cache , 也不需要刷新,所以III 和IV 的叙述都是错误的。
9. 已知关键字序列5, 8, 12, 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的小根堆是( )。
A.3, 5,12,8, 28,20, 15,22,19
B.3, 5, 12, 19, 20, 15, 22, 8, 28
C.3, 8, 12, 5, 20, 15, 22, 28, 19
D.3, 12, 5, 8, 28, 20, 15, 22, 19
【答案】A
【解析】在堆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后,将不再满足堆的性质。为了使其成为新堆,在输出堆顶元素后,需要调整剩余元素。具体过程如图(1)〜(5)所示,(1)为原堆,(2)为插入3后,(3)、(4)为调整过程,(5)为调整后的小根堆。
第 4 页,共 6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