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04新闻与传播实务之报纸编辑学教程考研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新闻标题的实题和虚题

【答案】新闻标题的实题是指叙述事实的新闻标题,着重表现具体的任务、动作和事件等。实题可以单独存在。虚题是指发表议论的新闻标题,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虚题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依附于实题。

2. 传播符号

【答案】传播符号是指报道用以展现客体的符号所表现出的特质。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符号系统,而具体到每一个报道,所采用的符号又有各自不同的组合方式,比如报纸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对文字、照片、图表、线条、色彩能够灵活组合使用,电视新闻报道中现场实录图像、打字幕、做三维动画资料、出主持人形象等使符号的运用更加繁杂多样。

3. 编辑方针

【答案】编辑方针是新闻媒介根据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制定的编辑工作准则。每一家新闻媒介都有自己的编辑方针,这一方针是根据媒介定位与发展战略对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媒介的受众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水准和风格特色,是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媒介的编辑方针为媒介新闻产品设计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任何新闻媒介都要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自身所具有的条件,确定媒介定位和发展战略。编辑方针的具体内容包括:媒介的受众对象、新闻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水准和媒介的风格特色。

4. 纯净版面

【答案】纯净版面是指简洁朴素、整齐简单的版面。是报纸版面专家马里奥·加西亚提出的。它是20世纪末报纸版面设计中出现的一种趋势。“纯净版面”上对于版面元素的应用十分单纯,奉行“少即是多”的美学观念。它的作用和目的在于使读者目光能很直接地投向新闻及图片本身,提高了可读性和易读性,帮助读者最便捷地获取信息。《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版面设计是“纯净版面”的代表。

5.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答案】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是指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在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作出决策的活动。它实际就是要发现那些信息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为某种媒介产品创造出市场需求的受众群体,以便针对这种需求进行产品决策。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媒介发展的速度极快,大众传播已经进入了由“大众”变为“小众”(或称“分众”)、由“广播”变为“窄播”的转型时期,一家媒介覆盖全体受众己经不再可能实现,

每一媒介都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受众。

6. 类题

【答案】类题产生于清光绪年间,是指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内容划分为几个门类的标题,类似今日报纸中的专栏新闻的标题,但并非为每条新闻所作的题。它比无标题时代前进了一步,但表意仍然很概括、笼统、勉强,算不了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标题。

7. 专栏组合

【答案】专栏组合是指以集纳性的专栏集中主题相关联的稿件。专栏是报纸、网页和广播电视节目中相对独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由某些具有特征的稿件,按照某种特殊的编排形式组成的。从专栏的设计与制作来看,有一类专栏是固定的,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出现。这种专栏有的在媒介新闻产品设计时就已经确定了,其名称、篇幅、内容和风格特色都有事先设计。还有一类则是不固定的、非连续性出现的,编辑对这类专栏并没有事先的设计,而是在编排稿件时根据稿件之间的某种联系,临时将若干条稿件组合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以专栏的形式出现。

8. 珠江模式

【答案】珠江模式是指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1986年,广东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迈出了创建经济台、系列台的第一步。珠江台以“板块节目”为特点,采用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的方式,密切了与听众的联系,实现了听众的直接参与,展示了“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崭新面目,赢得了听众。珠江经济台的开播是我国广播在“节目主持人”、“大板块节目”等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对一个台的体制、系列台的建设、广播的发展总体方向的全新探索。“珠江模式”在社会上掀起了“广播热”,推动了广播的结构性改革,使广播改革从单项改革进入整体改革,其诞生和推广为中国广播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9. 版式

【答案】版式是指版面的基本形式,是版面在特定的报型中,通过版面区域功能划分及稿件布局结构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版式作为版面编辑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具有规范版面编排、指导日常版面编辑业务的作用。在办报实践中,版式变化需要慎重,它是报纸改版的一部分。改版既包括报纸内容结构的改变,也包括版面形象的变革。决定版式的最基本的要素有:报型、版心及基本栏设计,版面各区域的功能分布和稿件的布局结构。

10.稿件的配合

【答案】稿件的配合是指根据稿件内容和实际需要,增发各种新材料,对原有稿件中的内容进行论证、补充和解释。配合稿件的目的在于:增加说服力和感染力、增加易读性。稿件的配合,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配评论、加按语、配资料。

二、简答题

11.简述按语的类型及特点。

【答案】按语就是编辑对所发表的稿件附加简单的说明或批注。按语主要有评论性按语和说明性按语两种类型。

(1)评论性按语

评论性的按语是对整篇稿件或者稿件中的某一部分发表意见,以引起受众的注意和思考。配发评论性按语与配发评论的不同在于,按语更加简短,一般没有标题。(2)说明性按语

说明性的按语主要是对发布稿件的背景、用意,对稿件的来源、作者的情况等加以说明,也可以对稿件中某一句话、某一个字作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准确地了解其意思。在策划性选题的报道中,编辑经常采用说明性按语对整个报道的背景和宗旨加以说明。另外,在推出新的专栏时,也往往采用“编者按语”、“开栏的话”等来向读者说明开辟此栏的宗旨与目的,顺带向读者约稿。

12.现代技术的运用在报纸版面上有哪些明显变化?

【答案】现代技术,特别是电子排版的推广,不但大大改善了出版印刷行业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大大优化了排印质量。现代技术的运用在报纸版面上的明显变化主要有:

(1)由于电子排版是用计算机操作,准确而精致,使过去铅字手工排版时容易出现的行不直、线不正、字出格等现象消失了,版面更加清晰美观。激光照排的字体、字号、花边、底纹等也比铅字排版时的种类多,而且运用起来十分方便,比如从一种字体改为另一种字体,只需按几个键就能够完成,无须重新排字。

(2)电子排版还有直观的优势,它使整个版面形象逼真地显示在编辑面前,效果如何在排版过程中即可感觉得到,这是铅字排版时看到的反版无法做到的。

(3)另外,电子排版与胶印相配套,板子上的油墨通过橡胶滚筒印到纸上,压力小,网版线较密,因而色调比铅排时油墨直接印到纸上要柔和得多,照片特别清晰,层次感强,版面富有美感。

13.提要题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

【答案】20世纪末期,出现了新型的提要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提要题的内容从以往比较全面地概括新闻事实和观点发展到有侧重、有选择地对部分内容加以概括,甚至只对引出新闻事实的某些现象加以揭示,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正文。

以提要题制造悬念是一种大胆的突破。有些新闻的提要题,非但不“提”正文之“要”,甚至有意不从正文中选择内容,而是用看似扯得较远的话来引出正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形式从过去单纯的平铺直叙发展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描写、抒情、设问等,在结构上讲求灵活多变,富有层次和节奏感。

(3)提要题的版面位置从固定于标题和正文之间发展到灵活多样。总之,随着版面的不断创新,标题的版面形式,包括提要题的版面形式也在不断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