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化工学院648物理化学A之物理化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贝克曼温度计用于测量_____,温差范围为_____°C 或_____°C , 最小分度为_____°C ,可估读到_____°C 。

【答案】温差 0〜5 0〜6 0.01 0. 002

2. 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方法有:(i )_____法, (ii )_____法, (iii )_____法。

【答案】动态 静态 饱和气流

3. 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系统的温度由

【答案】等于;小于 【解析】洽变,

恒压绝热条件下,

即焓变为零;恒压、绝热下,

分别为5.69和2.43; 密度_____,

分别为

化学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升高,

4. 己知石墨和金刚石的标准摩尔熵2.260和3.513。则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反应的或=0)

【答案】

.

均小于零。

【解析】计算可知,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反应

5.

,_____ 【答案】

则有

计算得

6. 热电偶测温原理是利用两种金属的_____来测定温度的。

【答案】温差电势 7.

时的电动势

=_____。

【答案】0.0535V

第 2 页,共 66 页

升高至,则此过程

的焓变,如果这一反应在恒温、恒压和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则其焓变零。

恒温时,

_____。(填>0, <0,

的溶度积

【解析】设计原电池:(一)

【解析】

8. 某反应在340K 时的速率系数为_____min。

【答案】

活化能为

则353K 时的半衰期为

【解析】①由速率系数的单位可知,判断该反应为一级反应。②353K 时反应的速率系数

推导

最后求

③求则利用一级反应半衰期公

9. 氢氧化铁溶胶显红色。由于胶体粒子吸附正电荷,当把直流电源的两极插入该溶胶时,在_____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这是_____现象的结果。

【答案】负;电泳

【解析】颜色变深,氢氧化铁的移动,该现象为电泳。电泳现象中有带电颗粒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

10.设B 为某理想气体,其分子基态能级为非简并的,并定为能量的零点;其第一激发态能级的能量为

其简并度为2。若忽略更高能级,则B 的配分函数

。若则第一激发态能级与基态能级的分子数之比【答案】【解析】

二、问答题

11.什么叫光化学反应、光敏反应和光敏剂。光化学反应和普通热反应(或称暗反应)有什么主要区别?

【答案】在光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有光敏剂参与的光化学反应称为光敏反应,光敏剂是吸收辐射光并将光能传递给反应物,使反应物发生作用,而其本身在反应前后并未发生变化的物质。

光化学反应和普通热反应(或称暗反应)的主要区别是;①在光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通过吸收光能获得克服反应活化能所需要的能量;而在普通热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通过碰撞获得克服反应活化能所需要的能量;②光化学可进行温度每升高强度无关。

第 3 页,共 66 页

的反应,而一定温度压力无其它功条件下,

热反应总向着吉布斯函数减小的方向进行;③绝大多数光化学反应温度系数较小,而热反应体系

速率系数増大2~4倍;④光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光强度有关,而热反应与光

12.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公式,并指出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实验中需要测定哪些量)

【答案

. 其中,

是纯溶剂凝固点与稀溶液凝固点的差,或说是稀溶液凝固点

下为凝固点降低值;

是该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

是质量摩尔浓度

所以溶质相对分子量溶质及溶剂的质

13.在滴管内的液体为什么必须给橡胶乳头加压时液体才能滴出,并呈球形?

【答案】液体在滴管内润湿,形成凹液而,而产生附加压力,其方向指向圆心,平衡时,附加压力与液体压力之和与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力相平衡,要使液体滴出,必须加大液面上方的压力。液滴成球形是因为,只有在球面上各点的曲率半径形同,各处的附加压力也相同,液滴才会成稳定的形状;而且,形同体积的物质,球形的表面积最小,则表面总的定。

14.理想气体绝热膨胀时并不恒容,为什么仍可使用公式

【答案】

因此在本例中

同样解释也适用于

故对理想气体即使不是恒压过程

自由能最低,形状最稳

在实验中要测定的量是纯溶剂与溶液的凝

(或溶剂的体积与密度)

由文献中查得,

=CvdT?

完全适用。

对理想气体

也是完全适用的。

对理想气体

15.血清蛋白质溶解在缓冲溶液中,改变pH 值并通以一定电压,测定电泳距离为:

向阴极移动 向阳极移动

试确定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并说明蛋白质分子带电性质与即为等电点

值关系。

图,

【答案】等电点时,胶粒不带电,在电场作用下无电泳现象,电泳距离为零。作

由图可得,等电点处

带正电。

当时,蛋白质分子带负电;当时,蛋白质分子

第 4 页,共 6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