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合作学习理论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策略,自主性,独立性,互动

  摘要



摘要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严重束缚着学生有效的学习英语,制约着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控制着整个课堂,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证明合作学习确实能使学生更高效的学习英语,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尝试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理论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晚期的美国,在80年代中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在全世界都得到了广泛的采纳和运用。其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有: 1)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的合作学习理论。2)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约翰逊兄弟的五因素理论: A.小组成员之间要积极互赖。B.需要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C.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体责任。D.处理好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E. 小组的自我评价。3)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4)我国“合作学习”领域的著名学者王坦把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概括为互动观、目标观、形式观、师生观、情景观和教育价值观。以上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研究平台,希望能借此寻找一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更加有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以这些理论为支撑,以合作学习的特征为基础,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笔者在咸阳市高新一中高一年级的两个班进行了实证研究,二班为实验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一班为对照班,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A.合作学习是否有助于高中生英语成绩的提高?
B.合作学习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C.合作学习是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起着重要主用?
D.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是否具有可行性?
?本研究的数据收集与整理,使用的工具是测试(前测、后测),两次问卷调查(实验前问卷, 实验后问卷),然后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属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
实验结果和学生的问卷反馈充分证明了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与对照班的学生相比较,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的实验班的学生进步更为明显。较之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合作学习之所以更具有优势是因为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学生更高效的学习英语。尽管这只是一项实验性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作者相信其研究成果将会对英语课堂教学有所启示。
?
关键词:合作学习策略?? 自主性??? 独立性??? 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