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读本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是_____。
【答案】耶路撒冷
【解析】耶路撒冷城堡,世界闻名的古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奉的圣地。位于以色列犹地亚山区之巅。阿拉伯人称它为“古德斯”,即“圣城”。
2. 中国古代与海外交往的几条主要通道被称为_____。
【答案】海上丝绸之路
【解析】“海上丝绸之路”,从海上沟通着中国与外国的交往。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即从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东汉时,中国人己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3. 司马迁《史记》从_____开始记史。
【答案】黄帝时代
【解析】《史记》共130篇,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且《史记》采用的是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成为我国记载正史的主要体裁。
4. 我国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是唐代出现的陆羽的《_____》。
【答案】茶经
【解析】《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它总结了唐代以前种茶饮茶的经验,也记述了作者的切身体验,其出现标志着饮茶文化的进步与转变。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5. “罢黔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是_____。
【答案】董仲舒
【解析】汉武帝刘彻,对内进一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实行盐、铁国营政
策,加强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同时又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黝百家,独尊儒术”。
6. 唐朝用釉子涂染在青铜器上的陶器的名称是_____。
【答案】唐三彩
【解析】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它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7.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之间的“_____外交”打破了两国外交关系的僵局,在中美关系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答案】乒乓
【解析】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我国,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这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8. 唐朝僧人玄奖赴印度学习佛教经典,回国后口述成书的_____是当时中国了解西域和印度的一个重要窗口。
【答案】《大唐西域记》
【解析】玄类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出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载誉回国,主持佛经翻译,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9. 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据说是由清代的金石学家_____等首先发现的。
【答案】王懿荣
【解析】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据说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发现的,出土地点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
10.古代实行科举制度时,将殿试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始自于_____朝。
【答案】宋
【解析】宋代继承了唐代的科举制,并做了有一些重要的改革。北宋时,殿试第一名称“榜首”,二、二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以称“状元”。南宋以后,专以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其后历代成为定制。
二、判断题
11.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无论是“八大菜系”还是“四大菜系”都包括北京菜。
【答案】正确
【解析】“八大菜系”和“四大菜系”传入北京地区以后,由于北京是辽元以来的京师重地,鲁菜很快进入宫廷,与大漠风味和其他风味融合吸收,形成北京地区的宫廷菜。因此,今天北京地区的山东菜,实际上是北京地区的宫廷菜。
12.中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是一种独特的艺术。
【答案】正确
【解析】“楹联”又称“对联”,春节贴于门上叫“春联”,是我国的一种独特艺术。我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据《山海经》记载,东海度朔山上有大桃木,树上有神茶、郁垒二神人,能治领百鬼,并且能用苇索把恶鬼捆起来喂虎。因此黄帝作礼,在除夕或元日于门上立人桃人,画神茶、郁垒二神像,以避鬼驱邪。
13.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答案】错误
【解析】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而天主教是基督教分裂为两派之后其中的一派。
14.孔子创立的“儒学”是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答案】正确
【解析】孔子出现以后,因其弟子众多,影响扩大,“儒”就成了孔门弟子的专称,由孔子创立的学说称为“儒学”。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承和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15.延续至今的古籍分类法“经、史、子、集”,始于清代编纂规模巨大的《四库全书》
【答案】错误
【解析】“经、史、子、集”四分法始于隋朝。《隋书·经籍志》著录了东汉以来的大量文献,并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另附佛、道二类,不列入四部之内,从此有了“四部”之称。
16.芦笙、葫芦丝、象脚鼓等是傣族典型的民族乐器。
【答案】正确
【解析】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等地区的河谷坝区。傣族的民间歌舞主要用象脚鼓、葫芦笙、木叶等傣族民族乐器伴奏。
17.按照中国的传统,黄色为最尊贵的颜色,它源于古人对皇帝的崇拜。
【答案】错误
【解析】黄色所以成为最尊贵的颜色,自占为帝王垄断,成为皇家的专用色。主要是因为占人对地神的崇拜,也深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