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实验时,要求不同的被试组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及程序。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

A. 消除法

B. 恒定法

C 随机法

D. 匹配法

【答案】B

【解析】恒定法是使额外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的方法; 消除法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随机法是指采取随机抽取样本或者分配样本的方式,使无关变量得到控制; 匹配法是指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匹配从而来控制额外变量。

2. 在感觉阈限测定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是( )。

A. 恒定刺激法

B. 平均差误法

C. 最不变化法

D. 系列探索法

【答案】B

【解析】古典心理物理法主要有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和最不变化法三种。恒定刺激法的特征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呈现几个固定的刺激; 最不变化法是指刺激差别由小到大、由大到不予以改变,从而来探索感觉阈限,所以也叫做系列探索法。平均差误法则是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由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然后通过计算被试各次调整出来的数值与标准刺激的差误量的平均值来确定感觉阈限。

3. 一个实验有3组被试,方差分析的组内自由度为27,则该实验的被试总数为( )。

A.24

B.28

C.30

D.81

【答案】C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方差分析中,组别k=3,组内自由度

人数n=10,总人数N=3*10=30

4. 在选择因变量的测定指标时,应综合考虑其( )。

A. 稳定性、客观性、可辨别性

B. 恒定性、数量化、整体性

C. 情景性、整体性、可辨别性

D. 客观性、数量化、组织性

【答案】D 小组

【解析】一个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必须满足以下标准:起某种特定反应的变量,所以是非恒定、不稳定的。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因变量是有操纵自变量而引

5. 研究错误记忆的经典范式是( )。

A.GO-NOGO 范式

B.PDP 范式

C.IAT 范式

D.DRM 范式

【答案】D

【解析】德泽一勒迪格一麦克德莫特范式(简称DRM 范式)是研究错误记忆的经典范式,通常向被试呈现多个学习词表,每个词表由一个未呈现的目标词,也被称作关键诱饵,和与它相联系的15个学习项目组成。在测验阶段,让被试对呈现的词进行自由回忆和再认。结果发现,在回忆和再认测验中,被试将未呈现过的关键诱饵识别为旧词比率接近那些实际呈现过的词的击中率,即发生了错误记忆。

6. 在不同类型的自变量中,由主试给予不用的指导语所操纵的是( )。

A. 刺激特点

B. 环境特点

C. 被试特点

D.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答案】D

【解析】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通常是主试的安排,包括由主试给予的不同指导语造成的。答案为D 项。

7. 根据唐德斯的ABC 法,辨别时间应是( )。

A. 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C. 辨别反应是减去选择反应时

D. 选择反应时减去辨别反应时

【答案】A

【解析】唐德斯减数法反应时的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并把反应分为即A 、B 、C 、三种反应。A 反应,又称简单反应,是反应的基线时间; B 反应,又称选择反应时,它包括基线时间+刺激辨别时间+反应选择时间; C 反应,又称辨别反应时,它包括基线时间+刺激辨别时间。所以辨别时间等于C-A , 即辨别时间是辨别反应时减去简单反应时。

8. 在反应实验中,常用的两个因变量是( )。

A. 速度和准确性

B. 速度和稳定性

C. 稳定性和准确性

D. 灵敏性和稳定性

【答案】A

【解析】所有反应时任务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速度一准确性权衡,反映了反应时的两个因变量:速度和准确性

9. 费希纳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前提假设是( )。

A 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

B. 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C. 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内有效

D 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答案】B

【解析】费希纳定律是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是由韦伯定律发展而来,其前提假设是所有最小可觉差均相等。

10.在听觉实验中,研究者为了控制噪音的影响,把实验安排在隔音室中进行。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

A. 消除法

B. 恒定法

C. 随机法

D. 匹配法

【答案】A

【解析】排除法是把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如可采用声光实验的隔音室,暗室,双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