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通大学医学心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优生学

【答案】优生学是研究改善物种遗传素质,特别是通过社会控制和改善人类配偶生殖的科学。

二、简答题

2. 如何做好儿童的心理保健?

【答案】儿童时期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关键,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独立意识的最好时期。

(1)抓住关键期,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儿童发展的过程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主题,即关键期。一般认为,婴幼儿阶段是人一生认识功能发展,特别是感知、母语等智力因素发展关键时期。随着神经细胞的迅速发展,适时地给孩子发展所需的不同颜色、形象、声音及触动觉、温度觉的相应刺激,这就给儿童一生认识功能发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3~7岁是人格、情感和意志发展的关键期。这段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的意志及与人交往的技巧和诚实、善良的品质、这都将使孩子受益终生。(2)家长与教师的身教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3岁以内的孩子对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很感兴趣。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身教作用。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在幼儿园和小学时,孩子心目中的老师将逐渐取代父母的地位。因此老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每个老师都应懂得儿童心理。在启蒙教育中,婴幼儿心理健康直接依赖于父母与老师的心理素质与健康行为。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性应激源

【答案】心理性应激源包括人际关系的冲突、个体的强烈要求或过高的期望、能力不足或认知障碍等。

二、简答题

2. 简述心理护理的目标。

【答案】心理护理的主要目标是施护者在护理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动去影响病人,促使其疾病或适应不良得到改善,具体目标如下:

(1)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了解和分析病人的不同需要是心理护理要达到的首要口标。

(2)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创造一个使病人康复的心理与物质的环境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

(3)消除不良隋绪反应:发现病人的不良情绪,及早采取多种措施是心理护理的关键。

(4)提高病人的适应能力,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是心理护理的最终目标。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护理

【答案】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医护心理学理论,通过人际交往,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方向发展。

二、简答题

2. 简述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按研究涉及的时间可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前瞻研究和回顾研究。按研究涉及的手段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实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