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住院医师全科医学Ⅰ阶段题库>外科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好发年龄是()

A . 婴幼儿
B . 少年
C . 青年
D . 中壮年
E . 老年

男性,40岁,体重70kg,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体温40℃,补液时该病人由于升高的体温每天应多补多少液体() 420ml。 1000ml。 1500ml。 2000ml。 2500ml。 在李斯特菌属中,在羊血琼脂平板上产生狭小透明溶血环的是()。 伊斯李斯特菌。 英诺克李斯特菌。 西尔斯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和斯氏李斯特菌。 威尔斯李靳特菌。 高温环境中工作效率下降,主要与哪种物质缺乏有关()。 镁。 钾。 钠。 铁。 锌。 食物中毒一般表现为肠道症状,例外的是()。 沙门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TFDS轨边设备由钢枕、侧箱、室外信号分线箱、()和()组成。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好发年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于3岁—5岁的儿童和少年,即骨生长最活跃时期,男多于女。胫骨和股骨发病率最高(约占60%),其次为肱骨、桡骨及髂骨。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最常见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乙型链球菌。临床表现:儿童多见,好发于胫骨上段和股骨下段,其次为肱骨与髂骨。发病前常有外伤史。起病急骤,有寒战,继而出现高热至39℃以上,有明显的毒血症症状。儿童可有烦躁不安、呕吐与惊厥,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或感染性休克。早期患区剧痛,肢体半屈曲状,周围肌肉痉挛,因疼痛抗拒作主动与被动活动,局部温度高,有局限性压痛,肿胀并不明显。数天后可出现局部水肿,压痛更加明显,说明已形成骨膜下脓肿。脓肿穿破后成为软组织深部脓肿,此时疼痛反可减轻,但局部红、肿、热、压痛却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急性骨髓炎的自然病程可以维持3~4周,脓肿穿破后疼痛即刻缓解,体温逐渐下降,脓肿可穿破皮肤形成窦道,病变转入慢性阶段。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