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近些年电力行业事故发生率的不断上升,供电企业对安全供电越来越重视。事故发生率不断上升,其原因主要来源于工作人员日常操作的不规范。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供电企业逐步制定了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其中《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在电力企业工作票部分,明确规定了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时,各项工作内容的危险因素和操作步骤。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工作票制度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安全措施。工作票是准许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书面命令,也是执行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的书面依据。在对变电设备执行特定工作任务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填写相对应的工作票,来保证工作任务安全、有效执行。变电站值班人员接到工作票后,需要依据其内容拟定操作票,两种票据需要相互对应,从而保证设备检修或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根据天津市供电公司对工作票业务的管理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实现该企业工作票、操作票、其他票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本文采用了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方法,梳理了线路一种工作票和线路二种工作票的业务操作流程,使用了UML类图设计理念,采用工作流引擎、Flex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业务管理工作流个性化定制的需求,解决了企业业务管理信息不能共享,查询不准确,统计数据不严格,流程管控缺失,业务权限与功能权限无法并用等难题。系统以设备台账管理为中心,具有工作票、操作票业务为主的功能架构、B/S三层逻辑架构、以及供电公司集中部署的物理拓扑结构。同时,系统采用了黑盒测试方法,确保系统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快捷性与易操作性。降低了企业工作人员由于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事故几率,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作用。
目前系统在该供电公司上线部署应用。系统运行平稳,满足了该供电公司工作票业务处理需要,提高了工作票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保障了工作票业务处理的及时准确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