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73数据结构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能缩短程序执行时间的措施是( )。
I. 提高CPU 时钟频率 II. 优化数据通路结构 III. 对程序进行编译优化 A. 仅I 和II B. 仅I 和III C. 仅II 和III D.I 、II 和III 【答案】D
【解析】一般说来,CPU 时钟频率(主频)越高,CPU 的速度就越快;优化数据通路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吞吐量;编译优化可得到更优的指令序列。所以I 、II 、III 都是有效措施。
2. 基于比较方法的n 个数据的内部排序。 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能达到的最好下界是( )。
A.0(nlogn ) B.O (logn ) C.O (n ) D.
【答案】A
【解析】在内部排序中,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0(nlogn )。 已知待排序的n 个元素可分为
个组,每个组包含k 个元素,且任一组内的各元素均分别
大干前一
3. 当在一个有序的顺序存储表上查找一个数据时,既可用折半查找,也可用顺序查找,但前者比后者的查找速度( )。
A. 必定快 B. 不一定
C. 在大部分情况下要快 D. 取决于表递增还是递减 【答案】C
【解析】对于有序顺序存储表折半查找的效率较高,但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是如此,比如要查找的元素就是第一个时,用顺序查找比它就快的多了。这类情况外折半都高于顺序查找。
4. 已知关键字序列5, 8, 12, 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的小根堆是( )。
A.3, 5,12,8, 28,20, 15,22,19 B.3, 5, 12, 19, 20, 15, 22, 8, 28 C.3, 8, 12, 5, 20, 15, 22, 28, 19 D.3, 12, 5, 8, 28, 20, 15, 22, 19
【答案】A
【解析】在堆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后,将不再满足堆的性质。为了使其成为新堆,在输出堆顶元素后,需要调整剩余元素。具体过程如图(1)〜(5)所示,(1)为原堆,(2)为插入3后,(3)、(4)为调整过程,(5)为调整后的小根堆。
5.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
A. 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B. 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C. 索引存取的存储结构 D.Hash 存取的存储结构 【答案】A
【解析】线性表包括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能够随机存取表中的元素,但插入和删除操作较麻烦,链式存储结构不能随机访问表中的元素,但是能够表示元素之间的先后次序,而且插入和删除操作较容易。
6. 下列序列中,( )是执行第一趟快速排序后所得的序列。
【答案】C
【解析】快速排序将数据划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关键字比另一部分关键字小。
7. 冯. 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 区分它们的依据是( )。
A. 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 B. 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C. 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 D. 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 【答案】C
【解析】在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CPU 可以根据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来区分是指令还是数据,通常在取指阶段取出的是指令,其他阶段(分析取数阶段、执行阶段)取出的是数据。所以,CPU 区分指令和数据的依据是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