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城乡关系是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与互动关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乡村两者间的集中反映。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对关系。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是贯穿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50多年发展历程的一条主线。在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的城乡关系背景下,对建国以来党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系统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城乡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探究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半个多世纪以来党的城乡政策是怎样从“以农补工、以乡养城”发展变化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2)建国后党既然提出“城乡兼顾、工农并举”的方针,何以又会出现后来的城乡分离、工农对立状况?(3)如何评述“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针?(4)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党应当采取怎样的城乡政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从城乡发展的理论源头入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几代主要领导人城乡关系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和评述;其次,对建国后党的城乡政策调整与城乡关系变迁进行历史考察,反思党城乡发展政策的经验教训;最后,对新世纪新阶段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准确理解马克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论述的科学内涵,不从固有的模式、观念和主观意愿出发,一切立足中国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推进城乡理论创新是实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前提;彻底打破单纯强调农业服务工业和乡村服务城市的传统定位,重视农业、乡村自身发展的战略意义,建立城乡地位真正平等、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优势相互利用的制度和机制,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