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榆林地区通用技术课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 实施现状 问题与对策

  摘要


摘  要
    技术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成长。纵观我国技术课程的发展,从新中国建立的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80年代以来的劳动技术课程和小范围的计算机课程,到21世纪初新课改突破传统的单纯劳动和技能培训,注重技术的思想和素养。技术课程在变革中跌跌撞撞的发展着,期间有收获也有失败的教训,尤其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因各方面条件的欠缺,技术课程一度停上。自新课改以来,通用技术课程又成为万众注目的焦点,这次技术课程改革从海南、山东、宁夏、广东、江苏作为试点,逐步涉及全国各地。截止今日,全国各地都已基本开设,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教师的来源问题,待遇问题,职称评定,实验室建设,观念和角色的转换等等,困绕着每个教育工作者和相关部门。本论文结合陕西省榆林地区课改以来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现状展开分析,旨在推动通用技术课程的发展。
为此,本论文主要分五部分,一、榆林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通过对现实情况的调查研究,从目前的处境分析实施的必要性和可突破口,从而达到打开缺口,拓展局面的效果。二、榆林地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现状和分析。通过对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深入调查研究,得出课程实施的现状。三、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从主客观两方面对影响实施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四、改变通用技术课程目前困境的对策。在结合榆林地区地方特点和经济风俗等环境的条件下,结合实际提出解决的比较合理的办法,以期起到改变现状的目的。五、对榆林地区通用技术现状的建议。通过这几部分,对榆林地区的现状和解决途径做了详尽的分析,力争对榆林地区的通用技术课程有详尽可实的刻画,以便更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通过政策引导,使通用技术课程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达到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宗旨。
    本论文的结论可以作为通用技术教学的部分参考意见,通过对教师学生和管理层的分析,可以比较出不同地区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而得出结论和解决途径,推动技术课程改革螺旋式的前进,让更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让技术更有利的为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