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网络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综合题
1. IP 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并不检验数据报中的数据,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答案】这个字段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但不包括数据部分。这是因为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器都要重新计算一下首部检验和(一些字段,如生存时间、标志、片偏移等都可能发生变化)。不检验数据部分的好处是可减少计算的工作量,从而提高分组转发的效率,降低传输过程中的延迟。坏处在于数据部分出现差错时不能及早发现,如果数据部分出现差错,则只有到达目的主机时才能发现,如果数据部分出错过多,导致很多数据都要重传从而降低了网络的传输效率。
2 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结构?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结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 .
【答案】分层次的结构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并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即界面)所提供的服务;
(2)灵活性好,当某一层的具体实现方法更新时,只需要保证上下层的接口不变,便不会对邻层产生影响;
(3)结构上可分隔开,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易于实现和维护,这种结构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变得易于处理,因为整个系统已被分解成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日常工作中,例如经理甲想要发一份宴会的邀请给异地的经理乙,通常他会把这个意愿告诉自己秘书,秘书去制作好请柬,交给邮递部门把请柬寄到经理乙的公司,请柬由乙方的秘书签收,再拿给经理乙,如图所示。
图 标准化邀请流程
3.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
【答案】根据公式
又由题意可知:
则有:
所以,可以获得80000比特/秒的数据率。
4.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作为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案】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功能主要包括: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等。
将数据链路层作为可靠链路层的优点:通过重传,帧编号和确认机制为上一层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将数据链路层作为可靠链路层的缺点:降低了通信效率。
5. 试比较先进先出(FIFO )排队、公平排队(FQ )和加权公平排队(WFQ )的优缺点。
【答案】(1)先进先出(FIFO )排队的优点:实施简单。缺点:不能区分时间敏感分组和一般数据分组,并且对排在长分组后面的短分组也不公平;
(2)公平排队(FQ )的优点:在高优先级队列中总是有分组时,克服优先排队的局限,避免了低优先级队列中的分组长期得不到服务的现象出现。缺点:长分组得到的服务时间长,而短分组得到的服务时间短,并且没有区分分组的优先级。
(3)加权公平排队(WFQ )的优点:通过为每个队列分配一个与所需带宽百分比相对应的权重,使高优先级队列中的分组有更多的机会得到服务。缺点:实施起来很复杂。
6. 无线局域网的MAC 协议中的SIFS , PIFS 和DIFS 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①SIFS :即短帧间间隔,最短的帧间间隔,用来分隔开属于一次对话的各帧。
②PIFS :即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是为了在开始使用PCF 方式时(在PCF 方式下使用,没有争用)优先获得接入到媒体中。
③DIFS :即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隙,在DCF 方式中用来发送数据帧和管理帧。
7. 无线局域网的MAC 帧为什么要使用四个地址字段?请用简单的例子说明地址3的作用。
【答案】因为无线局域网除有源、目的地址以外,还包括区分不同无线网络的接入点AP 地址和用于自组织网络的地址,所以无线局域网的MAC 帧要使用四个地址字段。
例如,图所示,站点A 向B 发送数据帧,这个过程要分两步走。首先由站点A 把数据帧发送到接入点然后再由AP :把数据帧发送给站点B 。
时,帧控制字段中的“到DS=1”而“从DS=0”。因此地址1是当站点A 把数据帧发送给
的MAC 地址(接收地址),地址2是A 的MAC 地址(源地址),地址3是B 的MAC 地址(目的地址)。请注意,“接收地址”与“目的地址”并不等同。 当把数据帧发送给站点B 时,帧控制字段中的“到DS=0”而“从DS=1“。因此地址1是B
的MAC 地址(发送地址),地址3是A 的MAC 地址的MAC 地址(目的地址),地址2是
(源地址)。请注意,上述的“接收地址”与“目的地址”并不等同。
图 A 向B 发送数据帧必须先发送到接入点APt
8. 服务集标识符SSID 与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 有什么区别?
【答案】SSID (Service Set Identifier )AP 唯一的ID 码,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最多可以有32个字符,无线终端和AP 的SSID 必须相同方可通信。无线网卡设置不同的SSID 就可以进入不同网络,SSID 通常由AP 广播出来,通过XP 自带的扫描功能可以查看当前区域内的SSID 。出于安全考虑可以不广播SSID , 此时用户就要手工设置SSID 才能进入相应的网络。简单说,SSID 就是一个局域网的名称,只有设置为名称相同SSID 的值的电脑才能互相通信。
BSS 是一种特殊的Ad-hocLAN 的应用,一个无线网络至少由一个连接到有线网络的AP 和若干无线工作站组成,这种配置称为一个基本服务装置BSS (Basic Service Set)。一群计算机设定相同的BSS 名称,即可自成一个group , 而此BSS 名称,即所谓BSS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