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一) . 2 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二) 15 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三) 30 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四) 45 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题库(五) 57

一、简答题

1. 请阐述教育心理学与邻近的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的关系。

【答案】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与教育相交产生的交叉学科,它与邻近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的关系分别如下:

(1)教育心理学同邻近心理学科的关系

①教育心理学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从他们的对象及其方法论角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之间的关系。因为普通心理学的对象是各种领域所共有的心理现象及一般规律,是属于普遍或一般范畴的一门心理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局限于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是属于特殊范围的一门心理学科。但是根据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仅仅把教育心理学认为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原则的应用,在方法论上是不符合实际的。

②教育心理学同儿童心理学(年龄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的关系,主张教育心理学包括儿童心理学或儿童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的观点,都是把教育等同于发展的结果,前者着眼点于教育的作用,后者着眼于发展的实质或原因方面。把教育与发展等同起来的观点,无论从教育的作用方一面或儿童的发展实质或原因力面,都是一种偏于简单化的观点。教育心理学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存在着部分的交义,而并不是重合的。

(2)教育心理学同其他教育学科的关系

①教育心理学是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根据教育系统的内在结构,由于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局限于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因此,教育心理学既不能也不应该替代其他教育学科。此外,教育系统中的其他两方面的构成因素,即教育者的传授活动与作为传递对象的社会经验本身的选择、组织及实施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均受制于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②教育心理学对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学本性,从而有助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点; 揭示各种学习的规律,为如何有效地实施教育的问题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研究考察学生学习的理论及技术,帮助教育工作者确切了解教育工作结果,以便总结经验与改进工作; 为有关教育学科的建设提供有关学生学习的科学依据,从而有助于这些教育学科的发展。

2. 什么是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 它们对教学活动有什么作用?

【答案】(1)教学测量与教学测验

①教学测量

教学测量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这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教学测量的目的是考核教学成效,即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德等的形成状况; 由于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德等的形

成状况,它只能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间接测量。因此,测验量表的科学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必要前提; 教学成效是通过量化的学绩进行考察的; 在分析教学测量的实质时,还必须注意它和教学测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②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教学评价必须对学绩测验数据所表明的教学成效作出确切的诊断。诊断教学成效即依据教学目标,运用学绩测验数据,判明学生知识、技能、规范的掌握程度及能力与品德的形成状况。教学评价必须对教学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

③教学测量与评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测量与评价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教学测量是对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

,并不考虑结果的实际意义。而教学评价则是对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主观述(将结果予以数量化)

,以了解结果的实际意义。虽然教学评价是一种主观判断,但是这种判断(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主观判断必须以教学测量所得的客观描述为依据。

(2)教学测量与评价的作用

教学测量与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有效教学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本作用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从而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①反馈一调节功能

通过教学测量与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能力与品格的形成状况,而且还可以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从而可以更明确地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加速心理结构的形成; 而反馈信息能使学生明确自己对有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需要加强的那些方面,以构建完整的能力与品格结构。

②激励一动机功能

教学测量与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不仅调节教学活动,而且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起到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当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好的,则可以满足其“获取成功”的需要,从而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增强其学习动机。如果反馈的结果说明学习效果不好,往往会

,也可以促使学生把压力变成动力,从反面来增进学生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为了“避免失败”

的学习动机。

3. 教学媒体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1)教学媒体也简称媒体,指教学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和工具,如课本、挂图、录音、录像带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媒体把教学内容的信息传输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媒体接受教学内容的信息。教学媒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①《美国大百科全书》中将教学媒体分为:印刷材料; 图示媒介; 照片媒介; 电子媒介。

②乔拉奇(V .S.Gerlach )等在《教学与媒介》一书中将教学媒体分为五类:实物和人; 投影视觉

材料; 听觉材料; 印刷材料; 演示材料。

③我国邵瑞珍教授(1988, 1997)则依据教学媒体作用的感觉通道,把教学媒体分为四类:非投影视觉辅助; 投影视觉辅助; 听觉辅助; (4)视听辅助。

④冯忠良,1992, 1998)认为,依据教学媒体所负载的信息特征,把所有教学媒体分为两类五种:非言语系统媒体,其中包括:实物系统媒体,指实际事物现象,各种动植物与矿物标本,仪器,器材以及各种演示实验中观察到的事物现象等; 模象系统媒体,指真实事物现象的模拟制品,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影片、幻片等; 动作及表情系统媒体,指用以传递动作与情感经验的各种示范动作与表情动作。言语系统媒体,其中包括:口头言语系统媒体,指以口语作为经验的媒体; 书面言语系统媒体,指以文字符号作为经验的传递媒体。依据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

(2)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

①教学任务方面的因素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媒体来传递经验,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因为有些媒体可能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有些媒体可能更适合用来演示需要学生掌握的技能。其次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即所要传递的经验本身的性质。最后,教学方式不同,可供选用的媒体也往往不同,如采用直接交往方式来传递经验时,可用口语系统的媒体,采用间接交往方式来传递经验时,一般用书面言语系统。

②学习者方面的因素

教学媒体对经验的传递作用,取决于经验接受者的信号接收及加工能力。如感知、接受能力、知识状况、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先前的经验、兴趣爱好及年龄等。学生年龄不同,经验发展水平不同,其内在的编码系统也不同,对教学媒体的接受能力不同,采用的教学媒体也应有差别。

③教学管理方面的因素

教学的地点和空间,是否分组或分组的大小,对学生的反应要求,获取和控制教学媒体资源的程度等。

④技术方面的因素

硬件的费用,软件开发费用,媒体维修的费用,教辅人员的培训费用等。此外,还要考虑媒体的质量,操作媒体的难易程度,媒体对环境的要求,媒体使用的灵活性和耐久性等。

4. 学习的统觉团形成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它对后来学习理论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1)学习的统觉形成说是赫尔巴特在洛克的“心灵白板”论的基础上,在裴斯塔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直接影响下系统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

①依据统觉学说,教学上应把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统觉过程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才能进入学生的意识领域,从而为学生所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观念越多样,观念体系越广泛,新旧知识的结合就越紧密,知识就掌握得越好。

②学习和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统觉过程,就是一个统觉团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具体包括四个阶段:

a. 明了阶段,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观念,为新旧观念结合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