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北工业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音位文字

【答案】音位文字是表音文字中的一种。它是表音文字根据其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划分出的更小的类。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

2. 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

【答案】(1)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表示的反映词语的组合方式、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的高度抽象的意义。是与词汇意义相对的,指语言在运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是反映组合方式的,名词、动词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陈述、疑问等是反映词语的表述功能的。语法意义可以包括结构意义和功能意义两种,结构意义反映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 功能意义是反映词语的组合功能的; 表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关系,又可分称述意义和情态意义两种。

(2)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或形态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和级。

二、简答题

3. 什么称作语流音变?

【答案】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往往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自己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称作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换位、弱化、脱落等几种。

4. 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只靠口耳相传,所及的范围是很有限的。而由文字体现的书面语正可以弥补口语的不足。文字可以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进行交际,帮助人们广泛地交流思想、协调行动,帮助社会把各个地区的人们更好地组织起来。文字也可以使人类的知识、使我们前辈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经验大量地系统地流传下来,使后辈能够在前辈所取得的全部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2)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社会的存在虽然并不取决于是否有文字,

但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则是必须有文字的。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科学文化,不可能有机械化的生产,不可能建立古希腊、古罗马和我国古代那样强大的有高度文化的奴隶制或封建制的国家,根本不可能进入资本主义,更不用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了。

5. 什么是文字? 什么是字?

【答案】(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语言的交际作用的工具。最早的汉字是商朝出土的甲骨文,到秦朝的大篆、小篆,秦时又出现了隶书,渐渐出现了草、狂草和楷书。

(2)字是出于象形分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而后又有专家改为简体字。

6. 词义是什么?

【答案】词义就是某一语言中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它的形成要受到语言词汇系统的制约。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构成成分。词义中还可以有附加于理性意义之上的某种色彩,即一般所说的形象色彩、感情色彩、风格色彩等。

7. 迭音、长音与复元音或复辅音有什么区别?

【答案】在一个音节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音的组合称作复元音。在一个音节中结合起来并且处在同一个紧张增强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称作复辅音。长音是一个音素发音过程的延长,迭音是分属两个紧紧相连的音节中的两个相同的音素的重迭。例如汉语普通话“二二得四”中分属两个音节的元音[司迭在一起,这是迭音。如果发音时音节不分明,这个迭音就变成了长音——[e:],结果就是“二——得四了。无论是[e]还是[[e:]都不是复元音。又如汉语普通话的”本能”中的[[nn]是由两个辅音组成的迭音,不是长音,也不是复辅音。

8. 什么是单句和复句? 举例说明并列复句和主从复句的区别。

【答案】(1)由一个词或一组紧密联系的词构成的句子称作单句。由两个或几个紧密联系的单句所构成的句子称作复句。

(2)分句之间有并列关系的复句是并列复句,分句之间有主从关系的复句是主从复句。并列复句中的各个分句处于平等的、互不从属的地位。例如汉语“你先走,我马上就来。”“他成绩很好,他弟弟成绩也不坏。”“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等都是并列复句。主从复句中的各个分句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分句之中有主句和副句之分。例如汉语“因为昨天下雨,所以我没去找你。”“谁要是在帝国主义面前表示软弱和退缩,帝国主义就要得寸进尺。”“我们虽然一穷二白,可是我们有志气。”等都是主从复句。

9. 语言和思维是一回事吗?

【答案】不是。语言和思维相依为命,彼此不能分离。它们都是社会现象,但都不是上屑建筑,都没有阶级性。它们的活动范围都非常广泛,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生产到基础,从基

础到上层建筑。但是不能把语言和思维混为一谈。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脑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而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

10.元音和辅音主要有哪些区别?

【答案】元音和辅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振动,而在通过咽腔、口腔、鼻腔时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一定要在通过发音器官的某部分时受到阻碍。

(2)发元音时,除声带外,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而发辅音时,则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特别紧张。

(3)发元音时,呼出口腔外的气流一般不如发辅音时那么急促。发辅音时声带不振动或振动比较轻微,而且气流总要克服某种阻碍,因而呼出口腔外的气流就比较急。

三、论述题

11.就“语言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这一论断进行论述。

【答案】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有朝气的学科。

(1)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①从语言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说,语言是一门有着悠久研究历史的古老学科。语言现象是最早纳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

②早在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就开始犷语法研究。在中国,从周秦时代起就有人开始了关于语言文字的研究,孟子、荀子等都曾有过一些关于语言本质、语言事实的精辟的论述。汉朝以后,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以文字学、音韵学、训话学为主干的传统小学。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完整的科学却是19世纪上半叶才真正建立起来的。“语言学”这个名称也在这时产生。当时,欧洲的一些语言学者采用了历史的、比较的方法寻求语言的来源和亲属关系,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随后,经过广大语言学者的努力,尤其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杰出贡献,到本世纪上半世纪,语言学明确了研究对象,丰富了理论体系,制订了专门的研究方法,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2)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从语言的发展近况和前景来说,语言学是一门具有蓬勃朝气的年轻学科。近30年来,语言学的发展极为迅速。一方面,语言学本身出现了不少新的流派,不断推动语言的科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另一方面,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如语言学与社会学结合产生了社会语言学,与民俗学结合产生了民俗语言学,与广告学结合产生了广告语言学,等等。语言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正发挥着其广泛的社会价值。总之,语言学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知识十分浩繁的科学,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语言学既有作为基础学科的魅力和学术价值,同时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门既有悠久的历史又具有科学前沿性的充满活力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