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农村社会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改革开放后农村教育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案】改革开放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取得新的进展,高中阶段教育也不断提高。

(2)农村成人教育有所恢复,县、乡、村三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得到巩固.

(3)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职务、年龄等结构渐趋合理。

(4)各级政府对于农村教育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基本确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新格局。

2. 农业的性质是什么?农业生产有什么特性?

【答案】(1)农业的性质

①农业是社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去实现植物和动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②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起点。

(2)农业生产的特性

①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相互交织,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点。

a. 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 农业生产在广大的空间进行,具有较大的分散性;

c. 农业生产周期长,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强烈的季节性; d. 一些农产品既是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又是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双重性。

②农业不仅在生产上有其自然特点,而且在经济关系上也有其社会特点。

3. 我国农村优抚安置工作有哪些发展?

【答案】优抚安置是对国家和社会有功劳的农村特殊社会成员给予补偿和褒扬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维护国家和民族自身利益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我国农村优抚安置工作有以下一些发展:

(1)保障范围逐步扩大

1950年国家对革命军人、民兵民工、革命工作人员的牺牲、病故、伤亡抚恤做了规定;1980年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壮烈牺牲的,称为革命烈士;1985年首次将同犯罪作斗争而致伤亡的人列入抚恤对象。

(2)保障形式多样化

除了给予保障对象抚恤金、补助金,提供实物帮助外,一些村镇建立了拥军优属基地,将单纯的“安排生产”,转变为“扶持生产”,利用科技帮助优抚对象脱贫致富。

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爱心献功臣”行动等,特别是为农村革命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和在乡老复员军人解决各种困难,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的军政军民关系。

(3)优抚对象扩大、待遇不断提高

优待对象由义务兵家属扩大到在乡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和“三属”(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1993年起,部分地区开始实行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即在国家抚恤辅助的基础上,通过増加地方財政补助,使抚恤补助标准随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一种经费增长机制。基本保证了农村优抚对象的生活,提高了农村社会保障的水平。

(4)优抚社会化有较大发展

优抚经费筹集方式从乡镇农民统筹过渡到县级社会统筹,实行群众优待社会统筹和建立拥军优属保障基金等途径,拓宽了优抚经费渠道。此外,广大群众还对优抚对象进行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4. 试述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答案】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2)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 怎样评价晏阳初和梁漱溟所进行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

【答案】晏阳初主导的定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是定县乡村建设的重要构成,取得了其突出的业绩,包括疾病的预防、注重妇婴卫生,提倡节制生育和保健制度的创建三个方面。

(1)对晏阳初定县农村卫生教育实验的评价:

①卫生教育实验内容丰富,并且针对性强,提倡针对农民的愚、穷、弱、私开展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②提倡的平民教育观符合社会潮流,主张给予每个人相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③农村卫生教育实验很好的促进了教育卫生事业在农村的发展,对于后来的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有利于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

④为之后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探索作出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梁漱溟主导的邹平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实施了建设乡村卫生三级网络,即以医院为中心,以乡学村学为主,建立了三级行政机构:县设医院,乡设卫生所,村设卫生室,并且重视妇婴保健人员的培训和农村预防免疫工作。

(2)对梁漱溟邹平县的评价:

①实施了建设乡村卫生三级网络,即以医院为中心,以乡学村学为主,建立了三级行政机构:县设医院,乡设卫生所,村设卫生室,为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系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②农村卫生教育实验以农民健康为本,深入民间进行的农民卫生教育实验为其后的农村卫生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值得肯定与珍惜。

6. 如何解决我国农村当前的教育问题?

【答案】解决我国农村当前的教育问题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1)农村的教育教学要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在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方面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必要的时候在农村中进行新课改,让学生学到能谋生、能致富的实用型知识与技能。

(2)增加农村教育的投入,増加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改善农村教育的教学设置,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

(3)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发展问题,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状况,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促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监护网络。

(4)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同时结合非政府组织兴办的“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等公益性事业的帮助,不仅改善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状态,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满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要求,促进农村地区教育的长足发展。

7.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试述农业产业化出现的原因和特点。

【答案】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村经济,按照产业系列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系列化、社会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即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过程。

农业产业化出现的原因和特点

(1)原因

农业产业化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程中人们对新制度的需求中产生的,是农业制度创新最引人注目的制度安排形式,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第二次革命”。

(2)特点

①农业产业化表现为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和纵向化的特征;

②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它按照农业经济再生产的规律,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通过利益纽带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