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621中外设计史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面彩陶瓶

【答案】瓶高31.8厘米,细泥红陶质。瓶口塑成人头形,脸型若瓜子状; 五官均匀,法师清晰,鼻翼微鼓,颇具生气。器身以优美的弧线作轮廓,器腹用黑彩绘出份列具有庙底沟类型纹饰特征之图案饰带。全器伫立的女童。现藏甘肃博物馆。

2. 回纹

【答案】回纹是商代青铜器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方法,构成单独纹样,装饰在器物的主要部位。通常是以饕餮纹作为主纹,以回纹作为地纹。

3. 影青

【答案】宋元称“青白瓷”,釉色白中泛青。器物多带刻花、划花、印花等装饰,大量烧造于宋元时南方,景德镇的产品最具代表性。

4. 铜胎掐丝珐琅

【答案】铜胎掐丝珐琅是用铜作胎,掐铜丝勾画轮廓,然后填点各色珐琅彩釉烧成,简称“珐琅”,俗称“珐蓝”。因它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间,而且通常都以翠蓝釉为底色,故又称作“景泰蓝”。

5. 鬲

【答案】鬲是煮粥的器物。鬲的造型中的空足是为了扩大器体接触火的面积,便于加热,以提高实用效能。它的器型的演变,大体最早呈纵深式,以后向横宽式发展。

6. 璋

【答案】天子巡狩的时候用来祭祀山川的。分大璋、中璋、小璋三种。大璋、祭祀大山川用,有纹饰。中璋,祭祀小山川用,没有纹饰。小璋,祭祀小山川用,只有一部分纹饰。

7. 铜镜

【答案】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入清,为玻璃镜取代。

8. 平雕

【答案】平雕即平面浅雕。以孝堂山石刻为代表,是在平面上阴刻出线条,用线表现物象动态。以武氏祠石刻为代表,是保留物象的线或面,而将空余的地方刻去。

二、填空题

9. 黑釉剔白花梅瓶是_____烧制的。

【答案】磁州窑

10.民国初期,蔡元培倡导新文化运动,提出了“_____”,美学观念的变化,使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答案】以美育代宗教

11.马家窑彩陶的装饰花纹以_____最出色。

【答案】螺旋纹

12.织工艺以“三边”_____、_____、_____最著名,毛皮是这里的传统产品。

【答案】陕西定边;靖边;安边

13.唐代染织图案中著名的对称纹装饰被称为_____。

【答案】陵阳公样

14.反映社会生活的宴乐狩猎攻站纹壶是_____著名的青铜作品。

【答案】战国

15.汉代瓦当中最常见的图案式_____。

【答案】四神

16.清代著名的蓝印花布产于_____。

【答案】湖南长沙

17.战国陶器装饰方法主要有:弦纹、_____、旋纹、_____和印纹等。

【答案】绳纹;暗纹

18.太平天国提出了“_____”的工艺观,在创作上,要求“以有用之物为宝”,“精奇利便”,“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 对于服饰,要求“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中国有中国之衣冠”等。

【答案】益民

三、简答题

19.简述宋代铜镜的特点。

【答案】(1)早期有一段短暂的时间制作精巧,装饰花纹比较考究,但己改变了宋以前采用的离心式、求心式、对称式等图案组织而流行旋转式。图案题材多为缠枝花草,与宋代定窑装饰相类似。由于镜体较薄,所以装饰花纹少有唐代的浮雕式,而多为平刻。

(2)晚期较为简陋,呈现日益衰落的趋势。宋代的铜镜已不如唐代厚重,镜胎轻薄。

(3)镜式有圆形、方形、亚形、钟形、葵花形等。有柄铜镜便于手持,在宋代也较流行。

20.简述青瓷的装饰方法。

【答案】(1)压印——是用刻花的印模在瓷坯未干时印压出各种装饰花纹,如同盖图章一样。

(2)刻花——是用一种较硬的工具在瓷坯上刻画出各种装饰线纹。

(3)堆贴——是用瓷泥捏塑成各种物象,贴饰在瓷坯上,使形成浮雕的效果。

(4)塑饰——是用瓷泥捏塑成各种物象,装饰在瓷坯上,具有立体效果。

(5)雕镂——此种装饰方法多运用在各种瓷炉上,在瓷坯上雕成透空的圆孔、二角孔等。

(6)釉彩——是指用不同的色釉在瓷上加彩,这是瓷上彩釉装饰的先声。

21.简述汉代的印染工艺分类。

【答案】(1)涂染

使用矿物染料,将颜料用干性油调和作为胶黏剂,使颜料能黏附在纤维上,既具有一定流动性,又要防止流渗

(2)浸染

直接在染料中泡染,多为植物染料。

(3)套染

能产生多种的色彩效果。

(4)媒染

根据染料的物理或化学性能,用媒染剂使之呈现一定的色彩。

22.简述彩绘陶与彩陶的区别。

【答案】(1)彩绘陶:在烧成的陶坯上画花,因而花纹容易脱落。主要作为明器使用。

(2)彩陶:在陶胎上画花后,再进行烧制,花纹不易脱落。是主要的生活材质。

23.简论美术创作中的题材。

【答案】(1)题材的含义

美术创作中的题材是指美术创作者所描绘的生活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是创作美术作品的基础。一般来说,美术作品的题材应该是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或者事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对观赏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且不能是对事物本身的照抄照搬。因此,美术创作者必须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提炼,从中灌输自己的思维,采用虚构、概况等多种表现手法,让素材富有感染力。

(2)题材的表现

在美术作品中,无论是风景画还是人物画,其创作题材都来源于创作者的现实生活。从风景画来看,风景画一般描绘室外自然景物。由于创作题材的来源不同,风景画有不同的内容。就人物画来看,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历史人物,在创作时都离不开所描绘人物的历史文化背景,优秀的人物画应该能表现特定地域的、特定时期内的人物气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