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6 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10 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15 2017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348文博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20
一、名词解释
1. 明式家具
【答案】以明代硬木家具为代表的优质家具,制作年代延续到清初,以苏州作品为典型。品类繁多、注重选材、做工考究,装饰简洁,造型洗练,尺度合宜,风格典雅。
2. 妆花
【答案】“妆花”是一种多彩的丝织品,分段换色提花,配色考究,色彩异常丰富,花头大而醒目,有“走马看妆花”之说。
3. 彩陶双连杯
【答案】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高10.8厘米,口径8厘米,1975年甘肃舟曲县北山坪出土,舟曲县文化馆藏。泥质橙黄陶,由两个小型敛口圆底罐相连,底座为圈足成杯形式,有穿孔。施黑色彩绘于杯的口沿,上腹纹饰为波浪形状,线条宽长,乍看有如波涛汹涌,可见技法娴熟。
4. 剔红
【答案】是雕漆品种之一,唐代创造的新产品,先是在漆胎上涂漆数十层,待一定厚度,再进行雕刻,成熟与宋元时期。
5. 粉彩
【答案】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为色料中加入了铅粉,烧后图案略有凸起,色度也因涂了粉底而变浅。色调柔和,题材多以近乎写实的人物、花鸟为主,笔工极细,风格淡雅,所以又称“软彩”。
6. 花丝
【答案】花丝是指用金或银制成细丝所制作的各种工艺品。实际上,战国青铜器的金银错,唐代的平脱,已是它的前身。花丝的产地,主要有北京、上海和成都。
7. 人面形花纹
【答案】具有特色,共发现七例,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的内壁(与人的生活习惯或方式有关)。
人面作圆形,眼以上涂成黑色或空白的三角形状,耳部作对称的向上弯钩,或饰两条鱼纹。嘴角用两道相交的斜线组成,两边也各饰一条鱼,在鱼的周身用短线或小点装饰。值得重视的是,在人面纹的头顶,画出半圆状的束发,并有横出发笋(音机)的装饰,形象的反映出当时发饰的状况。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鱼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人面形的花纹,具有“寓人与鱼”的特殊意义。
8. 犀皮
【答案】是一种斑纹漆。先用稠厚的色漆在漆胎上涂出凹凸不平的漆层,待干后,再用各种对比鲜亮的色漆分层涂漆,形成多层多色的其层,最后用磨炭打磨。
9. 夔纹
【答案】夔纹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或以两夔相对,组成一个饕餮纹; 或仅作饕餮纹的附饰。通常只是作侧面描写。
10.南吉北磁
【答案】南吉北磁是指宋代形成的北有磁州、南有吉州两大民窑体系。吉州窑以烧制黑瓷著称,独创了以剪纸及木叶贴花为装饰的手法。磁州窑以烧制白釉黑花瓷为主,装饰技法以画花、雕釉最为流行,器物黑白对比鲜明,富有强烈、明快的装饰效果。
二、填空题
11.战国著名的漆器作品是_____。
【答案】彩绘漆双凤鼓(漆双凤鼓)
12.唐代织锦发明了利用纬线起花织出的_____,著名的陵锦纹样_____。
【答案】纬锦;陵阳公样
13.在我国的丝织工艺中,南京的云锦、成都的_____、杭州的_____、广西的_____、苏州的缂丝等都是著名的品种。
【答案】蜀锦;织锦缎;壮锦
14.西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有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饕餮纹;几何纹;云雷纹
15.民国初期,蔡元培倡导新文化运动,提出了“_____”,美学观念的变化,使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答案】以美育代宗教
16.原始彩陶文化中,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彩陶类型有半坡型、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庙底沟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
17.毛泽东同志_____的发表,为工艺美术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新的工艺美术。
【答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8.磁州窑的刻划花装饰技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_____。
【答案】剔刻画、剔刻填花
三、简答题
19.简述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发展的原因。
【答案】(1)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手工操作己逐步为机械所代替,成型、施釉、装饰等生产过程,已大部分实现机械化; 印花薄膜,电子喷花等新技术正在应用; 单功位和多功位的陶瓷生产自动流水线正逐步建立。无匣钵烧制、辊道窑、多孔隧道窑,以及快速烧成等先进生产方法也正试成投产。
(2)制瓷新技术的研发
新技术使瓷质的洁白度和光洁度大大提高,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就白瓷来说,就有素白、牙白、白玉等多种。一些久已失传的珍贵色釉恢复了生产,新的釉色不断出现。近年来发展的结晶釉,更是别具一格。
20.简述元青花和蒙古族的关系。
【答案】中国的青花瓷起源虽早,但长期低靡。
(1)元代,骤然繁荣,这与蒙古族文化关系密切;
(2)蒙古族尚蓝尚白,青花瓷恰为白地蓝花或蓝地白花效果;
(3)蒙古族饮食豪放,元青花中大型器物数量众多;
(4)蒙古族恶七重九,元青花的装饰带没有七层的,而九层的为数不少;
(5)蒙古族习惯于迁徙,元青花中便于携带的造型颇多;
(6)角端、云肩等一些题材也同蒙占族有关;
(7)多数元青花又烧造于浮梁磁局所在的景德镇。
21.简述陶和瓷的主要区别(和关系)。
【答案】(1)原料不同。陶器用粘土;瓷器用瓷土。
(2)烧窑火候温度不同。陶器较低,约800度左右; 瓷器较高,约1200度左右。
(3)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 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4)关系:由此可知:陶和瓷是一种工艺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瓷是陶的生产的高级阶段,是由陶的发展演变而来。虽然出现了瓷,仍然保留着陶,形成了陶和瓷的各自发展的两个支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