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大学003现代外国哲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三表法
【答案】三表法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述“归纳方法如何从经验材料上升到一般”的结论时,对材料的分门别类的称谓,即具有表、缺乏表和程度表。所有正面的例证构成具有表,所有反面的例证构成缺乏表,不同程度的例证构成程度表。培根指出,在研究过程中建命起这一表或那一表之后,需再用排斥法排除掉表上罗列的实例中的不相干因素,使得剩下的唯一的因素能被断定是被研究性质的形式即原因。
2. 黑格尔的反思
【答案】黑格尔的反思是指反复思考直接呈现在心灵中的事物,并产生关于它的思想。反思从直接给予的事物开始,再发现事物背后本质的和有意义的东西。反思涉及思维的思维。心灵根据同一性、差别、非矛盾和充足理由的原理来反思事物的本质。他认为,反思是局部的,只提供关于对立面的知识,而非本源的知识,它仍然保持规定的孤立有效性,而固执在对立中。反思是知性思维通往理性思维的桥梁,它不同于思辨,思辨是整体的,能提示对立的根本统一。
3. 自明知识
【答案】自明知识是指必然的知识,由抽象认识构成。奥康认为命题分真假,而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有两种方法:①只通过分析词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判断它们组成命题的真假,称之为抽象认识; ②要比较事实和词项之间的关系方能知道命题的真假,称之为直观认识。奥康认为自明知识由抽象认识构成的,与命题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结论可以从前提中必然推导出来,是必然的知识。
4. 经验论
【答案】经验论是对知识和实在的一种哲学研究力式。其中心论点是:一切知识或一切有关世界的有意义的论述,都与感觉经验相关,可能的感觉经验的范围就是可能的知识的范围。经验主义研究推崇具体性和特殊性,提倡严格的明晰性和精确性标准,主张科学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实在性的最佳知识,拒绝一切非理性的、迷信的主张。该主义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提供对普遍概念、数学和逻辑的先天必然真理的满意说明。经验论与“理性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
5. 三位一体
【答案】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又称三一神论,建立于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尼西亚经》。它主张“一个存在,三个位格”,即圣父、圣子、圣灵为同一本体和父、子、灵三个位格。圣父是耶和华上帝; 圣子是道成肉身的基督耶稣; 圣灵运行于世界,作用于人心,使人知罪、
悔改、成圣。三位格虽平等独立但不是分离的存在,它们具有同一本质,是完全的合一,作为一位神。这种观念受了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三本体”的影响,带有思辨色彩和神秘主义成分。
6.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答案】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是康德哲学的重要理论根基,是为回应主客体最基本的同一性如何可能的问题而提出的。他认为一切认识都基于判断,因为单个的表象或概念没有真假,只有把两个表象或概念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判断时才产生真假问题和构成知识。他把判断分为先天分析判断、后天综合判断和先天综合判断三种类型。其中,先天分析判断具有必然性,但却不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 后天综合判断虽然能扩展我们的知识,但不能保证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而只有先天综合判断既能扩展我们的知识,又具有普遍必然性,它是最终使我们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可靠的科学知识的根据。
7. 实践知识
【答案】实践知识是指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分类的一种。实践知识是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只考虑具体环境和事实,其对象是个别的事件。它还是长期经验和积累的结果。实践知识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知识,思虑和选择是其明显特征,其作用是在生活的具体境遇中,为我们在处理与道德有关的事务方面提供行动指导。
8. 黑格尔的绝对理念
【答案】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精神的范畴形式,是自在自为的理念、无所不包的全体和无限的实在,又称“绝对真理”、“绝对精神”。它存在于自我发展和实现的过程之中。绝对理念作为上帝的形而上学复本,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真理的最终实现。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理念是能动的自我,它外化于自身又回到自身,具有内在目的和理想,是生命理念与认识理念的高度统一。绝对理念这个概念把逻辑学、本体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四者结合起来。
二、简答题
9. 如何理解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
【答案】(1)事物的规律性
黑格尔认为,不论是在自然世界还是在精神世界中,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①规律的普遍性
黑格尔认为人们只承认应当通过自然界表面上的偶然现象寻求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而把社会现象当作是偶然和任性的产物,这是错误的。社会领域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规律性。
②自然界与社会领域的比较
自然界和社会领域规律表现的形式是不同的。前者是通过必然性直接完成的,后者则是借助于自由的精神世界而完成的。黑格尔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认识事物的理性,哲学的最高任务是认识事物的规律性。
(2)现实和现存的区分
①他认为在一切现存事物中,一部分是倏忽即逝的、没有意义的现象,一部分是“现实的”真实的东西。
②那些现实的东西就是指具有必然性的存在,符合理念的存在; 而那些倏忽即逝的、没有意义的现象只是现存的,而不是现实的。
因此,他的命题就是:“凡是合乎理念的就是真实的存在,反之,凡是真实的必然存在,都是合乎理念的。”
10.笛卡尔的方法论原则。
【答案】笛卡尔从几何学和代数学的优缺点总结出四条方法论原则,分别是:
(1)不要把任何事物看成是真的,除非对它已经认识清楚了。
(2)要用逐步分析的方法系统地解决问题。
(3)思考时,由简到繁。
(4)要彻底复查一切,做到确实无遗漏。
在四条规则中,作者指出了三种具体的方法:怀疑、分析、演绎和列举推理的方法。笛卡尔尤为主张普遍怀疑,认为一切都值得怀疑,只有怀疑者本身不可怀疑,从而得出“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公式。这四条规则没有感觉经验的地位,都是理性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11.请叙述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的主要观点。
【答案】(1)含义
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四根自身并没有自我组合和分离的能力,它们之间的分合需要用外部原因来解释,即“爱”和“恨”“爱”使根相互结合,“恨”使根相互争斗。
(2)内容
恩培多克勒用四根说明事物的可感性质,用爱与恨说明事物的生灭变化。他的火、土、气、水都是微粒,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可合可分,但在运动中四根不生不灭。“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分别代表事物的生成和毁灭。“单一”是指由众多的“根”所生成的某一具体事物。每个根都是单独的个体,是“一”。“众多”的根依照不同的比例组合在一起产生出可感事物,可感事物分解为单独的根而消亡。但根保持着个体存在和同样的数目,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他认为,整个世界处于从一到多和从多到一的永恒的循环运动,因而万物的变迁也永无止境。并且这种循环是有序的,各类根的力量随着时间的变更而轮流取得优势。
(3)评述
他不仅是第一位多元论者,也是第一位外因论者。他通过“根”与事物的分合转化,把爱利亚派的“一”与自然哲学中分化的“多”重新统一起来,力图在多中保持一的特性。一和多的这种结合方式推动自然哲学从单一的本原寻求发展到了复杂的结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