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871数据结构[专业硕士]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排序算法的稳定性是指( )。
A. 经过排序之后,能使值相同的数据保持原顺序中的相对位置不变
B. 经过排序之后,能使值相同的数据保持原顺序中的绝对位置不变
C. 算法的排序性能与被排序元素的数量关系不大
D. 算法的排序性能与被排序元素的数量关系密切
【答案】A
【解析】假定在待排序的记录序列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的关键字的记录,若经过排序,这些记录的相对次序保持不变,即在原序列中,ri=tj,且ri 在ij 之前,而在排序后的序列中,ri 仍在rj 之前,则称这种排序算法是稳定的;否则称为不稳定的。
2. 在OSI 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
A. 数据链路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答案】B
【解析】题目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端到端传输,也就是端系统到端系统的传输,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传输路径上相邻结点间的数据交付,这些结点包括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数据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不能被称为端系统,因此数据链路层不满足题意. 题目中指明了这一层能够实现传输,会话层只是在两个应用进程之间建立会话而已,应用层只是提供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规范,都不涉及传输. 所以本题答案应该是B 项. 在OSI 模型中网络层提供的是主机到主机的通信服务.
3. 下列选项中, 会导致用户进程从态切换到内核的操作是( )
Ⅰ. 整数除以零
Ⅱ.sin ( )函数调用
Ⅲ.read 系统调用
A. 仅Ⅰ、Ⅱ
B. 仅Ⅰ、Ⅲ
C. 仅Ⅱ、Ⅲ
D. Ⅰ、Ⅱ和Ⅲ
【答案】B
【解析】对于Ⅰ, 系统发生异常, 需要进入内核态由操作系统进行处理, 而read 系统调用函数也是在内核态执行, sin ( )就是普通的用户函数, 在用户态执行, 故答案为C 。
4. 一棵哈夫曼树共有215个结点,对其进行哈夫曼编码,共能得到( )个不同的码字。
A.107
B.108
C.214
D.215
【答案】B
【解析】此题可转化为一棵哈夫曼树共有215个结点,共有多少叶子结点。又有n0=n2++l,所以215=n0+n2=2*n2+l ,n2=107,n0=108。也就是说若对其进行哈夫曼编码,共能得到108个码字。
5. 若X 是后序线索二叉树中的叶结点, 且X 存在左兄弟结点Y , 则X 的右线索指向的是 ( )
A.X 的父结点
B. 以Y 为根的子树的最左下结点
C.X 的左兄弟结点Y
D. 以Y 为根的子树的最右下结点
【答案】A
【解析】根据后续线索二叉树的定义, X 结点为叶子结点且有左兄弟, 那么这个结点为右孩子结点, 利用后续遍历的方式可知X 结点的后继是其父结点, 即其右线索指向的是父结点。
6. 下列网络设备中,能够抑制广播风暴的是( ).
(1)中继器
(2)集线器
(3)网桥
(4)路由器
A. 仅(1)和(2)
B. 仅(3)
C. 仅(3)和(4)
D. 仅(4)
【答案】D
【解析】中继器和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不能抑制网络风暴. 为了解决冲突域的问题,提高共享介质的利用率,通常利用网桥和交换机来分隔互联网的各个网段中的通信量,以建立多个分离的冲突域. 但是,当网桥和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未知转发信息的数据帧时,为了保证该帧能被目的结点正确接收,将该帧从所有的端口广播出去. 于是可以看出,网桥和交换机的冲突域等于端口的个
数,广播域为1. 因此网桥不能抑制网络风暴.
7. 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 )。
A. 效率
B. 复杂性
C. 现实性
D. 难度
【答案】B
【解析】算法复杂度通常分为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可以用时间复杂度衡量,即可以称为计算的复杂度。
8. 假设某系统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输4字节信息,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 ,则总线带宽是( ).
A.10MB/s
B.20MB/S
C.40MB/S
D.80MB/S
【答案】B
【解析】因为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完成一个32位数据的传送. 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 ,时钟周期为,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为=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输4字节信息,则总线带宽是=20MB/s.
9. 某计算机有16个通用寄存器, 采用32位定长指令字操作码字段(含寻址方式位) 为8位, Store 指令的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分别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和基址寻址方式, 若基址寄存器可使用任一通用寄存器, 且偏移量用补码表示, 则Store 指令中偏移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寄存器个数
指令编址方式如下所示:
16位补码取值范围为
, 所以偏移量取值范围为 偏移量有32-8-4-4=1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