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偏头痛发作,应选用() 心得安。 佐米普坦。 丙戊酸。 阿米替林。 尼莫地平。
患者女,20岁。某大学外语系大二学生。因课堂上发言紧张为主诉来诊。患者为外语系学生,经常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对话练习,每到快轮到自己发言时,便开始感到紧张,出现心跳加快、手抖等症状。发言时,对老师的表情和同学们的反应非常敏感,根据患者的描述,常常会紧张地出现口吃甚至语无伦次,严重时引起同学的讥笑,证据是能感到同学会有些咳嗽或小声议论等。处理这种治疗阻抗优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提示:在最初的几次治疗中,来访者的焦虑、痛苦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也表现出对治疗师的信任和对治疗的配合,但是,在之后的治疗中,来访者开始表现出急躁的情绪,埋怨治疗进展不大,表现出对治疗师的不信任,还有几次无明确理由的迟到。)() A.重新和来访者确认治疗计划和步骤。 进一步深入分析来访者的成长经历和父母养育方式。 确认来访者和治疗者的治疗目标是否存在较大分歧。 明确指出来访者的阻抗反应了其一贯的不能忍受挫折的行为方式。 探寻导致来访者阻抗的外界因素,如经济条件差,父母反对等。 换用其他治疗方法。
对病毒性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慢性活动性肝炎均有乙型肝炎病毒引起。 甲型肝炎无慢性带毒状态。 慢性迁延型肝炎多发展为肝硬化。 丙型肝炎不会发展成肝硬化。 肝细胞癌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
男24岁,农民,8月5日畏寒发热起病,剧烈头痛,全身性肌肉痛,咳嗽。查体:体温39.5℃,血压10.9/6.6kPa,重病容,球结膜充血,巩膜轻度黄染,颈强(±),心肺(-),肝肋下1.5cm,脾未及,背区感叩击痛,腓肠肌压痛明显,克氏征(±),布氏征(-)。实验室检查血象:(±),WBC5.4×109/L,N078,血沉90mm/h,总胆红素27μmol,尿蛋白(+)。脑脊液:蛋白定性(±),细胞计数4.4×106/L,单核细胞0.52,淋巴细胞0.42,糖、氯化物正常。诊断应首先考虑() 流行性感冒。 败血症。 病毒性胸膜炎。 出血热。 钩端螺旋体病。
妊娠期肝炎特点,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产后大出血多见。 消化道症状明显。 重症肝炎比例高。 病死率高。 对胎儿无影响。
抗疟药的作用机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