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0岁,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2d,后出现活动后气促。无胸闷、胸痛、晕厥,休息后可缓解。入院查体:T36.8℃,P140次/min,R20次/min,Bp110/68mmHg。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肝肋下2cm可及。既往史:幼时即发现心房颤动。此时应考虑的疾病()(提示:肠道病毒:心肌活检(+),外周血(+);CVBIgG(+)、IgM(-)、病毒中和抗体(+)。心肌酶谱:CK-MM18U/L、CK-MB4.20U/L。肌钙蛋白:cTnT0.047ng/L。pro-BNP26363pg/ml。心肌活检(右心室室间隔):HE:镜下见心肌细胞轻度肥大,毛玻璃样改变;心肌细胞点灶状坏死。心肌纤维化。弥漫性小淋巴细胞浸润。特殊染色:VG(+);Masson染色:甲基紫、刚果红(-)。) A.缩窄性心包炎。 B.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C.扩张型心肌病。 D.多浆膜腔积液。 E.病毒性心肌炎。 F.心力衰竭。
有关肌酸激酶异型,不正确的是() CK-MB2是CK-MB在心肌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CK-MB。 MB2/MB1>1.5。 对判断溶栓治疗的冠脉再通有价值。 CK-MB2<1.0U/L。
男性,左手拇、示、中指掌侧外伤3天,发热,血白细胞9.6×109/L,中性0.78,检查所见:左拇、示、中指创面有脓性分泌物,拇指呈外展状,不能对掌,示指呈半屈状,活动受限,中指可被动活动,掌心有轻度凹陷,手背及大鱼际和拇指指蹼明显肿胀,并有压痛。此时作切开引流,下列哪项不正确()。 A.于第三、四指间的掌中间隙切开。 于拇、示指指部的鱼际间隙切开。 于拇、示指指蹼间切开。 于第二掌骨桡侧作纵形切开。 于拇、示、中指侧面作纵形切开。
患者男,20岁,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2d,后出现活动后气促。无胸闷、胸痛、晕厥,休息后可缓解。入院查体:T36.8℃,P140次/min,R20次/min,Bp110/68mmHg。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区无杂音;肝肋下2cm可及。既往史:幼时即发现心房颤动。为缓解患者症状,应紧急采取的治疗措施()(提示:患者胸闷不适,心前区压迫感明显。) A.心包引流。 B.胸腔积液抽吸。 C.心房颤动射频消融。 D.保肝降酶治疗。 E.营养心肌。 F.药物抗心律失常。
鉴别醛固酮腺瘤及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较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有() 皮质酮测定。 18-羟皮质酮测定。 去氧氢化可的松测定。 立卧位试验。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测定。
女性30岁,腰痛,尿频尿多,血压160/100mmHg,尿蛋白(+),RBG8~10个/HP,白细胞15~20个/HP,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右肾缩小,肾盂扩张。下面哪些提示不是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