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
A. 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是朴素唯物论的观点
C. 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D
【解析】唯物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反映论。反映论的基本原则是: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承认认识能够如实反映对象固有的性质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就是坚持认识论的可知论,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
2. “或然率”这个概念是对( )。
A. 相对性在量上的说明
B. 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
C. 必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D. 偶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答案】B
【解析】或然性是指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的测定。或然率是所要测定的偶然事件的数目与全部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总数之间的比率。因此,或然率这一概念是对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
3. 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D.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答案】D
【解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特殊性中包舍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4. 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
A. 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
B.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质量互变规律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当量变发展到突破原来事物的度,就会破坏事物质与量的统一,发生质变。
5.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 )。
A. 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 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C. 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D. 区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标准
【答案】A
【解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就是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6. 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 )。
A.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 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C.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D. 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答案】D
【解析】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等。
7.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 )。
A. 因果观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B. 因果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C. 因果观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D. 因果观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答案】B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因果关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题干中一些哲学家认为因果关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先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一观点否认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
A.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作为它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同时,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显著特点。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的、科学的、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源自于它的实践性,同时它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是真正科学的理论。
9. 下列观点正确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的是( )。
A.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一门具体科学
B.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C.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
D. 具体科学可以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它不是一门具体科学也不能代替具体科学; 而具体科学则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进行研究。
10.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 个人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B. 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C. 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D. 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多少
【答案】B
【解析】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个人对社会所作奉献的多少。一个对社会不承担任何责任的人,对社会、对他人没有任何奉献的人,就是一个没有社会价值的人。反之,一个人对社会所作贡献越多、越大,他的社会价值也就越高,他的人生也就越有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