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833应用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选择题

1. 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0,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

A.0.20

B.0.80

C.1.0

D.1.20

【答案】B

【解析】边际消费倾向为:MPC=I-MPS=1-0.2=0.8。

2. 如果投资暂时增加15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9,那么收入水平将增加( )。

A.1900亿元,并保持在这一水平

B.1500亿元,之后又回到最初水平

C.1500亿元,并保持在这一水平

D.300亿元,最后又回到原有水平

【答案】C

【解析】投资乘数为,所以收入增加(亿元)。

3. 实际利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为( )。

A. 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储蓄上升

B. 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储蓄下降

C. 实际利率上升,既可能导致储蓄上升,也可能导致储蓄下降,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

D. 实际利率上升,不会导致储蓄有任何改变,两者没有任何关系

【答案】C

【解析】利率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消费产生影响。收入效应是指实际利率上升将增加消费者储蓄能获得的利息收入,从而增加当前消费; 替代效应是指实际利率上升将倾向于使消费者以将来的消费来替代现时的消费,亦即人们更加愿意储蓄了,从而减少当前的消费。故只实际利率上升这一个条件,储蓄增加还是减少难以确定,要根据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对大小来确定。

4. 下列哪一项能引起美元升值? ( )

A. 外国对美国的出口需求上升

B. 美国的进口需求上升

C.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D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答案】A

【解析】出口需求上升说明外国对美国产品的需求上升,这样会增加对美元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美元的汇率,美元升值。而进口需求的增加减少了美国的净出口,净出口曲线向左移动,美元汇率降低,美元贬值。而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大于国外,美元贬值。紧缩性财政政策使得国民储蓄增加,从而资本净流出增加,汇率下降,美元贬值。

5. 乘数的作用必须在以下哪个条件下才可发挥? ( )。

A. 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B.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C. 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

D. 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

【答案】D

【解析】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则越大; 居民边际储蓄倾向越低,投资乘数则越小。投资乘数原理成立的条件是:社会存在过剩生产能力; 投资和储蓄的决定是相互独立的,否则乘数的作用会被减弱; 同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要能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6. 如果净出口为正,那么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国内产出大于国内支出

B. 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

C. 资本净流出为正

D. 存在贸易赤字

【答案】D

【解析】由于,国内产出等于国内支出加上国外对国内产出的支付,净出口为正说明国外对国内产出的支付为正,所以国内产出大于国内支出。再由于净出口等于资本净流出,净出口为正说明资本净流出为正,这样就可以得出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的结论。

7. 根据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 )不影响货币需求。

A. 债券的实际预期收益

B. 货币在交易中的有用程度

C 预期通货膨胀率

D. 股票的实际预期收益

【答案】B

【解析】货币需求函数可写为:

e

e 。式中,r s 是预期的股票实际收益,r b 是预期的债券实际收益,π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W 表示实际财富。r s 或r b 提高将减少货币需求,π的上升也减少货币需求,W 增加提高货币需求。

8. 在小型开放经济中,下列哪一种利率等于世界利率? ( )

A. 实际利率

B. 名义利率

C.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D. 取决于汇率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

【答案】A

【解析】投资者考虑的是他们能从投资中得到多少实际购买力,而不是考虑能从投资中获得多少货币单位,所以投资者关心的是实际利率。

9. 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政策,并配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放松信贷,增加货币供应。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 )。

A.LM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IS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C.A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D.AD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D

【解析】货币供应量增加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货币供应量 增加也会使乙M 曲线右移,但不影响IS 曲线的位置。

二、名词解释

10.棘轮效应

【答案】棘轮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 )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

,即卜去容易下来难。 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针对这一观点,杜森贝利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十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