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VHR的描述,有误的是() 供受者HLA不相容。 多见于骨髓移植后。 主要由细胞免疫介导组织损伤。 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控制。 受者免疫功能低下。
患者女,29岁,反复发热,咽疼,多关节肿痛2年,考虑“类风湿关节炎”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后,关节肿痛好转,但出现面部皮疹,日晒后加重,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1×109/L,RF210U/ml,尿蛋白(++),ANA1∶640,抗Sm抗体(+)。对该患者的药物治疗应首选() A.抗生素。 B.环磷酰胺。 C.糖皮质激素。 D.来氟米特。 E.羟氯喹。
女性,72岁,直肠脱垂术后第三天,诉右下肢痛,心慌,烦躁,喘憋,T38.6℃,心律绝对不齐,心室率78~156bpm,EKG示房颤,BP78/42mmHg,呼吸32次/分,PaO256mmHg,PaCO230mmHg,CVP4cmH2O,尿量360ml/24小时,血WBC32×109/L,中性粒细胞96%,BUN12.4mmol/L,右下肢自踝至髋部皮肤充血水肿,触痛,局部皮温高于对侧肢体该患者诊断应考虑()。 A.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慢性充血性心衰,心源性休克。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型。 急性心肌梗死。 低血容量性休克。
女性,72岁,直肠脱垂术后第三天,诉右下肢痛,心慌,烦躁,喘憋,T38.6℃,心律绝对不齐,心室率78~156bpm,EKG示房颤,BP78/42mmHg,呼吸32次/分,PaO256mmHg,PaCO230mmHg,CVP4cmH2O,尿量360ml/24小时,血WBC32×109/L,中性粒细胞96%,BUN12.4mmol/L,右下肢自踝至髋部皮肤充血水肿,触痛,局部皮温高于对侧肢体该患者右下肢皮下爆发性坏死性筋膜炎常见的致病菌为()。 A.白色念珠菌。 革兰阴性杆菌。 革兰阴性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 支原体。
FEP减低见于().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铁粒幼细胞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铅中毒。
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