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730有机化学之细胞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多选)以下哪些技术一般不用于分离活细胞?( )

A. 流式细胞术

B. 细胞电泳

C. 超速离心

D. 差速离心

【答案】CD

【解析】C 项,超速离心机用于分离或分析鉴定病毒颗粒、细胞器或大分子生物样品等。D 项,差速离心是利用不同的离心速率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各种亚细胞组分和各种颗粒分离开来,适于分离沉降速率差别较大的亚显微结构颗粒。

2. 蛋白酶在高尔基体内水解的底物不包括( )。

A. 含不同信号序列的蛋白质

B. 没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原

C. 含多个重复序列的多肽

D. 被泛素化的蛋白质

【答案】D

【解析】很多多肽激素和神经多肽转运到高尔基体的TGN 或者TGN 形成的分泌小泡时,可以经过特异的水解最终形成有活性的多肽,主要包括:①没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原;②含有多个氨基酸序列的前体,经过加工后形成有活性的多肽;③一个蛋白质分子的前体中含有不同的信号序列,最后加工成不同的产物。

3. 下列对协助扩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转运速率高,存在最大转运速率

B. 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

C. 对物质的转运是非特异性的

D. 物质由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

【答案】C

【解析】比较不同分子的值,膜转运蛋白对物质的转运是特异性的。

4. 下列关于信号分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属于亲脂性信号

B. 本身不具有酶的活性

C. 能传递信息

D. 可作为作用底物

【答案】A

【解析】神经递质属于亲水性信号分子。

5. 为使细胞分拆为核体和胞质体,可选用下列哪种试剂处理胞( )。

A. 灰霉素

B. 啶黄素

C. 两性霉素

D. 细胞松弛素

【答案】D

【解析】细胞分拆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包括用显微操作仪对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拆分和重构,化学法主要用细胞松弛素B 处理细胞,细胞会出现排核现象。

6. 下列对核糖体的研究结论错误的是( )。

A. 体外实验中,随着核糖体溶液中

B. 体外实验中,随着核糖体溶液中

C. 真核细胞中,核糖体大亚单位内都有

D.

【答案】C

【解析】在不同的真核细胞中,核糖体也存在着差异。动物细胞内,

核糖体的大亚单位内有而在植物细胞、真菌细胞与原生动物细胞内的大亚单位中却是

7. 在真核细胞中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细胞器是( )。

A. 溶酶体

B. 过氧化物酶体

C. 乙醛酸循环体

D. 内质网

【答案】D

【解析】植物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称为乙醛酸循环体,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都具有高度异质性特点。

8. 下面哪种蛋白质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 )

A.

B.

C. 酸性磷酸酶

浓度的降低,核糖体的大小亚单位可离解 浓度的增高,核糖体可以形成二聚体

序列中 中的某些核苷酸残基被甲基化修饰,甲基化常发生在较保守的

D. 酵母外激素α因子

【答案】C

【解析】酸性磷酸酶定位于溶酶体中,须经膜泡运输的方式才能到达溶酶体因此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

9. 下列有关

B. 结合到

C.

构型【答案】D

【解析】核小体的结构的形成对染色质活化始终也可产生积极作用,如基因的不同调控元件盘绕在核小体同一位置,使两者的距离缩短,从而有利于转录。

10.以下关于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共焦点是指物镜和聚光镜同时聚焦到一个小点

B. 可以自动改变观察的焦平面而且纵向分辨率得到改善

C. 可以通过光学切片观察样品的内部结构,并可重构三维图像

D. 相比普通荧光显微镜分辨率提高50倍

【答案】D

【解析】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分辨率比普通荧光显微镜分辨率提高1.4-1.7倍。

11.下面哪个有关核仁的描述是错误的?( )

A. 核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

B.rDNA 定位于核仁区内

C. 在细胞内的位置通常是固定的

D. 核仁中的核酸部分主要是rRNA 基因及其转录产物

【答案】C

【解析】核仁在细胞中的位置不固定,可以位于细胞任何部位,在生长旺盛的细胞中,常趋于核的边缘。

12.关于光镜的使用,下列哪项有误?( )

A. 观察标本时,应双眼同时睁开、双手并用

B. 按照从低倍镜到高倍镜到油镜的顺序进行操作

C. 使用油镜时,需在标本上滴香柏油,将聚光器降至最低,光圈关至最小

D. 使用油镜时,不可一边在目镜中观察,一边下降镜筒或上升载物台

【答案】C

局部结构和核小体对染色质活化的影响,不确切的说法是( )。 上的基因调控蛋白可在相当远的距离产生作用

变成

构型会导致核心组蛋白八聚体与的亲和力降低 A. 染色质包括核小体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结构 D. 核小体的结构的形成对染色质活化始终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