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626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根源特质

【答案】根源特质是卡特尔人格理论术语。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其基础的决定个体行为的内部特质,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部分。对人格测验加以因素分析可获得表面特质,进一步分析表面特质可获得根源特质。准确识别控制行为的根源特质能较好地预测个体行为。

2. 内隐记忆研究常运用的问接侧试

【答案】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间接测试是指如果在测试阶段控制条件使被试没有意识地利用学习阶段所学材料,则这些测验就是间接测试。内隐记忆研究中经常运用的间接测试包含语言与非语言的间接测验。语言的间接测验有补笔测验、模糊字命名、词汇判断以及单词确认等测验形式。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包括熟悉物体的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熟悉和不熟悉人物而孔的间接测验和新异物体和图案的间接测验。

3. 动机

【答案】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被认为动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三方面功能: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 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4. 认知过程

【答案】认知过程一般指感觉、知觉、学习和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就是认知过程。

5. 元认知知识

【答案】元认知知识是元认知的组成成分,指主体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即对影响认知活动的因素、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作用的结果等方而的认识。一般储存在个体的长时记忆中,具有比较稳定的特点,以意识化或非意识化的方式对认知活动施以

影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即主体关于自己和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的所有知识; ②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 即主体关于认知活动的任务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③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即主体对于完成某项认知任务需要的认知方法的各方面的知识。

6. 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 )

【答案】深度知觉是指以视觉为基础,对自身所在空间,与自身周围空间中各事物之间关系综合了解的心理历程。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人们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形状,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它是以视觉和触摸觉的联系为基础的。深度知觉比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更为复杂,它依赖许多深度线索。人们通过肌肉线索(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等来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7. 思维

【答案】思维是指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思维不同于感知觉,但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提供的感性材料。

8.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答案】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人脑以概念、判断、推理形式对事物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反映的思维。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就是抽象思维,又称为逻辑思维。

二、单选题

9. 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 )表现最好。

A. 视觉

B. 听觉

C. 触觉

D. 嗅觉

【答案】B

【解析】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较差。

10.根据波普尔(K.R.Popper )的证伪观点,在心理学研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理论如能被实验结果证实,则该理论一定是正确的

B. 一个理论如能被实验结果证伪,该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C. 一个理论导出的预测结果如未被实验支持,则该理论一定是错误的

D. 一个理论导出的预测结果如未被实验支持,该理论也不一定是错误的

【答案】C

【解析】证伪理论认为,一个真正的科学理论应该是可证伪的。因此选C 项。

11.根据布朗芬布伦纳(U.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微观系统指儿童直接接触的环境

B. 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C.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D. 外层系统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法律、文化等

【答案】D

【解析】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丛内到外分别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最外层的宏观系统包含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12.根据学习水平对学习进行分类的心理学家是( )。

A. 加涅

B. 布鲁姆

C. 潘寂

D. 奥苏伯尔

【答案】A

【解析】①加涅根据学习的层次划分了八类学习; ②布鲁姆从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出发,将学习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与动作技能领域三大类; ③潘寂将学习分为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智慧技能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学习; ④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13.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 )。

A 机能主义——妈特

B. 格式塔——铁钦纳

C 人本主义——罗杰斯

D. 构造主义——詹姆斯

【答案】C

【解析】机能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 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柯勒; 人本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构造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

14.如果某测验的效度系数是0.70,则该测验无法做出解释的变异比例为( )。

A.30%

B.49%

C.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