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洋冒进”

【答案】“洋冒进”是指在粉碎“四人帮”后,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的急躁冒进的错误。从1976年冬季开始,华国锋和中央有关部门对农业机械化和粮食生产,以及对石油、煤炭、钢铁、化工的生产等方面,相继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大口号。不顾国力,企图过急过多地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和举借外债,以此来实现高速度的发展,结果造成1979年和1980年我国国际收支严重逆差的困难局面,所以被人们称为“洋冒进”。这次“洋冒进”是以过急过多地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和举借外债为特征的,它破坏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原则,片面突出钢铁、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部门,追求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病态。

2. “两个凡是”

【答案】“两个凡是”是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提出和实行的错误方针。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公开

“两提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个凡是”提出后,遭到邓小平、陈云等人的坚决反对,并引发了全党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 红卫兵运动

【答案】红卫兵运动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全国性的青年学生运动。1966年5月29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组织红卫兵,并在6月24日和7月4日写了2张提倡“造反”的大字报,7月28日他们将2张大字报送交毛泽东。

8月1日毛泽东复信支持清华附中红卫兵及其造反行动。随后红卫兵组织在全国大中学校迅速发展起来,并走上街头破四旧、进行革命大串联。红卫兵成为“文化大革命”的突击队,引发了全国的大动乱。1968年底以后,随着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红卫兵组织名存实亡。

4.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答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1924年7月,在国民党中央的赞同之下,为了适应国共合作后,农民运动开展的形势,由共产党人澎湃等在广州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此后两年间共办六届,培养农民运动人才770余名。其中规模最大的第六届,由毛泽东主办,学员来自全国19个省区共300余人。教学内容除马列主义理论外,还学习经济、军事等力面的基本知识,研究农民问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的很多人成为农民运动和大革命的领导骨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

大贡献。

5. 济南惨案

【答案】济南惨案是日本在山东济南制造的屠杀中国军民的事件,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4月,国民革命军征讨张作霖,日本为了维护其在华北和满蒙的特殊利益而出兵山东,占领济南。5月3日,日军向中国军民开枪,杀死国民政府公使蔡公时,中国军民死伤近八千人。济南惨案影响最深远的后果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中国民族主义抗御外敌的使命就压倒了其民族国家的建设。

6. 反右倾运动

【答案】“反右倾”运动是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的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运动。这次运动的重点是党政军机关。这次运动是完全错误的,是建国以来我党政治生活中的一次重大错误。在政治上,它使中国共产党内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都遭到了严重损害;在理论上,进一步发展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在经济上,打断了郑州会议以来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中国共产党内已有所克服的“左”倾思想和“左”的行动再次泛滥,并延续更长时间。

7. 中国科学院

【答案】中国科学院是指建国后成立的自然科学综合研究中心。1949年11月1日,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郭沫若担任院长。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高的学术领导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本的科学理论问题和国家建设中的关键性、

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问题等。中国科学院的建立为我国科学事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8. “一大二公”

【答案】“一大二公”是指人民公社的特点。“大”即规模大,就是把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乃至一两万户的人民公社;“公”即公有化的程度高,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形成“平均主义”。这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造成了生产力的极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后果。

9. 八一三事变

【答案】八一三事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在上海发动的侵略战争。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舰以重炮向上海闸北轰击,海军陆战队也向闸北、江湾方面大举进攻,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14日,国民政

,中国进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10.废两改元

【答案】废两改元是1933年国民政府推行的废用银两,改用银元的币制改革。1933年3月1

,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日,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3月8日,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

中央造币厂从3月起开铸新银币,正面孙中山半身头像,背面为帆船图案。这次货币改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银本位制,结束了中国货币混乱的局面。

二、论述题

11.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答案】(1)革命的胜利说明了买办封建专制政权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不可能实现,只有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才是中国革命惟一正确的道路。

(2)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毛泽东思想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旗帜。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的又一个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促进了世界革命运动的发展。

(4)中国革命的胜利,对于世界被压迫人民和民族具有很大的鼓舞和借鉴性。中国人民为取得胜利而英勇斗争的丰功伟绩,是人类历史的光辉一章。

12.试述“二十字”治国方针的具体内涵。

【答案】“二十字”治国方针的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在确定1994年工作要点时,中共中央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二十字”治国方针。

(2)“二十字”治国方针的提出和阐释,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它将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个基本治国方针。

13.1927~1949中共土改几个阶段,各阶段政策文件及改革内容和影响。

【答案】从1927~1949年,中共的土改分为三个阶段:1927~1937年为国共十年对峙阶段、1937~1945年为抗日战争阶段、1945~1949年为解放战争阶段。各阶段的土地政策如下:

(1)国共十年对峙阶段(1927~1937年)

①政策:《兴国土地法》;

②改革内容: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③影响:由于正确的政策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在很短的时间中,在长汀、连城、上杭、龙岩、永定纵横三百多里的地区内,解决了五十多个区、五百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约有六十多万人得到土地。广大农民欢天喜地,积极从事生产,粮食产量增加,生活也得到改善。

(2)抗日战争阶段(1937~1945年)

①政策:《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