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2岁,因低热、乏力、左上腹部饱胀就诊。查体,脾肋下6cm,质地坚硬,胸骨压痛明显。Hb为100g/L,WBC为40×10<sup>9</sup>/L,分类示早幼粒细胞4%,中性中幼粒细胞为17%,中性晚幼粒细胞为16%,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为18%,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21%,嗜碱性粒细胞为11%,嗜酸性粒细胞3%,淋巴细胞为8%,单核细胞2%,PLT为130×10<sup>9</sup>/L。t(9;22)(q34;q11)称为ph染色体。关于ph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染色体存在于CML的整个病程中,一般不因治疗而消失。 ph染色体阴性CML预后较好,而阳性预后较差。 ph染色体可见于90%以上的CML患者。 ph染色体可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h染色体可出现于幼红细胞.巨核细胞中。
45岁妇女,性交后出血就诊,检查宫颈中度糜烂,子宫正常大小、活动,宫旁(-),宫颈刮片巴氏Ⅲ级。若术后证实有淋巴结转移,应采取的处理是() 化疗。 激素治疗。 淋巴化疗。 内照射。 外照射。
血吸虫生活史中有2个世代,有性生殖世代是在哪类动物体内完成的()。 钉螺。 禽类。 两栖类。 鱼类。 人和哺乳动物。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大风苛毒”,是指() A.厉害的毒邪。 B.疫疠之气。 C.六淫之气。 D.一切外来致病邪气。 E.以上均不是。
心功能不全发展过程中无代偿意义的变化是() 心肌肥大。 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脏肌源性扩张。 心率加快。 全身血流重分布。
下列对Devic病描述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