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5中国近现代史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是( )。

①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②打倒封建军阀③争取民族独立④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私有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大会通过的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从事工人运动,并作出了建立工会、开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工会报刊和小册子、成立研究工人运动的机构等具体规定。

2. 有关国民大革命历史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为人民所接受

B. 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扩大

C. 基本摧毁了军阀统治基础

D. 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

【答案】C

【解析】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未基本摧毁军阀统治的基础,军阀统治的政治、经济基础依然存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下列国家中,最早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罗斯

【答案】C

【解析】1964年,经过双方代表的谈判,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法建交是中国在

外交事务中的一个重大胜利,是加强同西方关系的重要突破,对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是一次的沉重打击,对欧洲各国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 1962年7月,全国大约有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 农村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

B. 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

C. 农村政策出现了右倾动向

D. 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

【答案】D

【解析】1962年,中共中央开始采取措施调整农村经济,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地方开始包产到户,中央开始纠正农村中“左”的错误,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农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5. 下列口号中不是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在示威游行时高呼的是(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答案】A

【解析】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以此向北洋政府和帝国主义抗议,学生的行动最终演化成全国性的抗议活动。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而“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战争开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国民政府出师宣言》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是北伐战争中使用得最多,喊得最响亮的口号。

6. 促使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华的因素有( )。

①蒋介石忙于围剿红军,无暇顾及东北

②欧美列强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顾及中国

③日本国内爆发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④德日结成同盟,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九·一八”事变爆发于1931年,而德日结成同盟是在1936年11月25日,日本和德国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之后。

7. 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这从根本上说明( )。

A. 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B. 列强侵略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

C. 欧洲战争提供了极大商机

D. 资本主义在中国有很大发展潜力

【答案】B

【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 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 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 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8. 1955年8月,( )与中国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首次会议。

A. 法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答案】B

【解析】1955年初,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一江山岛、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此后,开始出现中美直接联系的渠道。7月中旬,美国通过英国向中国建议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政府表示同意。8月1日,两国大使级会谈首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9. 1935年,国民政府在上海成立的控制对外贸易、经办、军队进口的机构是( )。

A. 交通银行

B. 中国银行

C. 邮政储金汇业局

D. 中央信托局

【答案】D

【解析】1935年10月1日,中央信托局正式成立并开始对外营业。中央信托局成立后,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最高领导机构、业务职能处室、内部管理机构以及各地分支机构等组织架构,这种组织机构的设置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中央信托局的成立是南京国民政府国家金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金融统制的初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