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贸易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共同市场

【答案】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的对外关税,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共同市场是在成员国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统一的对非成员的关税,并允许生产要素在成员间可以完全自由移动。

2. 出口扩张型增长

【答案】出口扩张型增长是指出口工业生产能力的増长超过其它行业,使得生产和出口都得到进一步扩张。出口扩张型増长对经济的影响是:

(1)如果一国是贸易大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出口扩张型增长则会使贸易条件恶化。该国的生产和贸易量不仅受到生产要素变动的影响,也受到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生产和贸易最终变动方向无法确定。要素变动对一国生产和贸易的影响与该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有关。

(2)如果是贸易小国,该国的生产贸易变动不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改变,贸易条件不变,出口扩张型增长使出口产品的生产增加,进口竞争产品的生产减少,总贸易量上升。

3. 多边贸易谈判

【答案】多边贸易谈判是指集团内的和全球性的国际贸易谈判。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各国能够通过相互问的合作和分工来分享经济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但是在合作与交往的过程中,各国都希望其他国家对本国的商品与服务开放市场,但国内的一些集团利益又使得政府不愿意开放自己的市场。因此各国间不免发生利益冲突和贸易纠纷。由于不存在一个超越国家之上的世界政府,从二战后到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负责国际贸易多边谈判,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最大国际条约和组织机构就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之后由世贸组织负责。

4. H-0模型

,是指以要素分布为客观基础,强调各个国家和【答案】H-0模型(即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

地区不同要素禀赋和不同商品的不同生产函数对贸易产生的决定性作用的一个贸易模型。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H-0模型的主要结论是:①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②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由此可见,在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中,决定两国生产与贸易模式的基础仍然是生产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而这一比较优势是由要素配置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异决定的。

5. 改善贸易条件论

【答案】改善贸易条件论是一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该理论认为:用増加关税等贸易保护的手段限制进口、减少需求可以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于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与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的比率,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降低可以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即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从而使整个国家获利。以改善贸易条件为依据进行贸易保护的最终目的是想从中获利,而获利的手段则是迫使别国降价,从别人的口袋里捞出一部分钱来充为己有,这种做法被称为“以邻为壑”。

6.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悖论)

【答案】里昂惕夫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资本拥有量相对丰富,按照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应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国。然而他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理论预测不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对

;里昂惕夫之谜的几种解释:劳动力不同质(劳动效率学说)存在人力资本;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

自然资源稀缺;要素密集度逆转。

7. 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

【答案】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论证的,主要内容为: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的长期影响是,在出口(价格上升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价格下跌的)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而不论这些要素在那个行业中使用。所以,自由贸易会造成一国相对丰饶的要素的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得到提高,而使相对稀缺的要素的所有者的收入下降,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尽管会提高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由于要素所有者收入分配格局会发生变化,因此这一福利水平的增长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同水平的分享。

8. 非关税壁垒

【答案】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称直接的数量限制,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这类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制等。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最低进口限价、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等。

二、思考题

9. 20世纪末,香港和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内的资本大量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这对海峡两岸和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有什么影响?(画图说明)

【答案】由图分析可得,香港(HK )劳动密集型产业内的资本输入大陆(M ), 使两地的资本存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租金的变化。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租金由于资本供应量的增大而降低,香港资本租金因资本的流出而升高。如果资本流动不受任何限制,两地的资本租金将趋同直至相等。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资本的増加而扩大生产,香港减少生产,该产业由香港向大陆转移。大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减少或出口増加,香港的出口减少或进口増加。

10.长虹集团是一个生产电视机的垄断竞争企业,电视机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如果长虹能够成功地占领欧洲市场,向欧洲国家出售电视机,则对长虹的短期利益会是什么?长期呢?对本国电视机消费者是否有利?画图说明。

【答案】(1)长虹的短期利益

长虹集团成功占领欧洲市场之后,外国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増加。如图1所示,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由增加到边际收益也从移到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扩张(从增,平均成本下降(由原来的

加到)下降到,产品价格可能下降,从而使得本国消费者也)

受益,消费者剩余增加也有可能上升,消费者受损,但是需求的突然扩张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比产品价格下降得更快,出现短期利润。在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这一超额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