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管理会计(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责任会计
【答案】责任会计是指企业将所属各级、各部门按其权力和责任的大小划分为各种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等责任中心,并按照责任中心进行会计处理等,实行分权管理,并对他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考核和评价的一种新型的会计管理方式。责任会计是伴随着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向企业内部纵深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会计制度,这种制度要求将企业内部按照可控责任划分为各个责任中心,然后为每个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并按责任中心组织核算工作,最后通过预算与实际执行结果的比较分析来考核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并兑现奖惩。
责任会计体现三个基本原则:①责任原则。②定价结算原则。③利益原则。
2. 作业动因
【答案】作业动因是指各作业被最终产品或服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作业动因是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去的标准,也是将作业耗费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
3. 目标价格策略
【答案】目标价格策略是指在产品成长期,为维持、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使目标利润率高于整个产品寿命周期里平均利润率来修订预测值,确定最优价格的策略。
4. 资金占用比例法
【答案】资金占用比例法是指企业根据预测期确定的相关指标(如净产值、营业收入、营业
,按基期流动资金实际平均占用额与相关指标的比例关系,来成本、营业费用、营业利润等指标)
预测流动资金需用总量的一种方法。
5. 管理会计
【答案】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二、简答题
6. 如何理解审计风险,它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案】(1)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
能性。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是公允的。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检查风险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
(2)影响因素
①主观因素。其一,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其二,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的责任心及职业关注。其三,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
②客观因素。其一,审计执业环境欠佳。审计活动所处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不理想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客观原因;行政干预的制约也会加大审计风险;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使审计面临风险。其二,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范围的拓宽使得审计服务领域从财务报表的验证和管理咨询扩展到质量的审计、风险评估等,审计范围的扩展也给审计职业界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压力。其三,政府和社会公众审计的意见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以及对其认识上的偏差。
7. 注册会计师赵达在对ABC 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收集到以下5组证据:
(1)领料单与材料成本计算表;
(2)销货发票与产品出库单;
(3)银行询证函回函与银行对账单。
(4)购货发票与收料单。
(5)存货监盘记录与存货盘点表。
要求:
请分别说明每组证据中哪项审计证据更为可靠,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领料单更可靠。因为领料单预先被连续编号,并且经过公司不同部门人员的审核,而材料成本计算表只在会计部门内部流转。
(2)销货发票更可靠。销货发票是在外部流转的,并获得公司以外的机构或个人的承认;而产品出库单只在公司内部流转。
(3)银行询证函回函更可靠。由于询证函回函为注册会计师直接获取的证据,而对账单经过客户手上流转。
(4)购货发票更可靠。购货发票来自于公司以外的机构或人员,而收料单是公司自行编制的。
(5)存货监盘记录更可靠。存货监盘记录是注册会计师自行编制的,而存货盘点表是公司提供的。
8. 讨论预算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区别。
【答案】(1)一般预算是针对财务报表的预算,不针对具体的产品单位成本进行预算,更不用说对产品单位成本中的材料、人工、固定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分别做预算了。所以,预算与标准成本的口径是不重叠的。
(2)预算是针对企业目前状况与估计影响因素,做出的一种对未来的预测;而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故预算一般都是针对期间而制定的,但标准成本一般不指定期间,只指定产品。
(3)如果产品工艺等改变,标准成本必然要发生相应改变;而预算却不一定会变。因为工艺改变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之内。
9. 与编制传统预算相比,企业编制作业预算的优点有哪些? 作业预算适合哪些企业?
【答案】作业基础预算是以作业管理为基础,以企业价值增值为目的的预算管理形式。在作业分析和业务流程改进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据此预测的作业量,确定企业在每一个部门的作业所发生的成本,并运用该信息在预算中规定每一项作业所允许的资源耗费量,实施有效
的控制、绩效评价和考核。建立在作业层次上的预算制度是支持持续改进和过程管理的有效工具。
与传统预算不同,作业基础预算在战略与预算之间增加了作业和流程分析及可能的改进措施,并在改进的基础之上预测作业的工作量以及相应的资源需求,通过预算来满足。作业预算程序是一个动态过程,其目的是追求持续的改进。
作业预算适用于那些间接费用占比比较大并且已经实施了作业成本法的企业。此外,试图以降低成本,改善作业流程来盈利的企业也可以采用作业预算。
10.现在有人以网络经济的快速性和短暂性(如在网络经济中,某一企业可以因一项业务的发生而设立,又因该业务的完成而清盘)来否定会计分期假设,你是怎么看的?
【答案】由于虚拟企业尚不能纳入现代会计核算的范畴,因此也就谈不上其对会计基本假设产生冲击了。具体分析如下。
(1)虚拟企业作为一个虚拟的临时性的合作组织形式,无法提出一个完整的会计目标的概念: ①从国家的角度:虚拟企业的虚拟性使得政府无法对其进行监管,但是国家若监管好全部的组成虚拟企业的实体公司或实体企业,完全可以达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而且,在网络经济时代能够实实在在地执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依然还是原有的实体公司或实体企业,国家不需要虚拟企业提供会计信息。
②从企业外部的债权人和投资人角度:网络经济时代,债权人和投资人进行信贷和投资的对象依然是实体公司或实体企业。由于虚拟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企业外部债权人和投资人无法对其
进行信贷和投资,因此就谈不上虚拟企业对外提供有利于债权人和投资人决策的财务信息的需要。
③从内部管理者的角度:虚拟企业的高层人员只是一些原来实体公司的首脑精英,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组建虚拟企业,一旦交易完成,虚拟企业就消失了。整个虚拟企业并没有统一的经营战略,也不存在统一的内部管理者,因此内部管理所需的信息极为有限。由此可见,虚拟企业并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