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有什么特点?

【答案】(1)心智技能的含义

心智技能又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心智活动是指在人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言语,以简缩的形式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

(2)心智技能的特点

①心智技能作为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区别于程序性知识。

②心智技能作为一种心智活动方式,区别于操作活动方式和外部言语活动,它具有对象的观念性、过程的内潜性和结构的简缩性等特点。

③心智技能作为一种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一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和习惯动作。

④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区别于本能。它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体通过动作经验的内化而形成的。

2. 迁移的种类

【答案】(1)正迁移与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①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③介于正、负迁移两者之间的一种迁移状态可称为零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壹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①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②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讲,是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普遍迁移和具体迁移。

①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②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划分。学习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①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只是得到某种充实。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都属于同化性迁移。

②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十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③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

3. 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基本含义及其提高措施。

【答案】(1)自我效能感的含义: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地完成某种任务能力的判断和信念。

(2)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措施

①获得成功经验:个体在成败上的直接体验是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教授学习策略与方法,使个体获得直接成功的体验,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②获得替代经验:个体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当个体看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因此,观察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获得成功的经验,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③言语说服:重要他人对个体能力给予的积极评价,可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④情绪的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成功的预期水准。因此,创设宽松的氛围,降低焦虑水平,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⑤合理的归因:鼓励个体对成败进行合理归因,也就是将成功归因于个体的能力,而对失败进行努力或运气等的归因,可提高自我效能感。

4. 什么是信度和效度? 如何提高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答案】(1)信度和效度

①信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为测验的可靠性,指的是测量的一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量下具必须稳定可靠,即多次测量结果要保持一致。但是,高信度并不是测验追求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使测验有效的一个必要条件。

②效度

测验的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特征的程度。它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一个测验若无效度,则其他任何优点都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因此在编制教学测验时首先必须考虑其效度要求。效度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任何一种测验只是对一定的目的有效,对其他目的和用途却不一定有效。另外,由于测验是根据行为样本对所要测量的目标作间接推断,因此效度只能达到某种程度,不可能全有或全无。

(2)提高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方法

①提高测验的信度的方法

a. 适当增加测验的长度。由于项目数量太少会降低测量的信度,所以,提高测量信

度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增加一些与原测验中项目具有较好的同质性的项日,增大测验长度。 b. 使测验中所有试题的难度接近正态分布,并控制在中等水平。

c. 努力提高测验试题的区分度。区分度是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努力提高测验中所有试题的区分度,可望获取较高的测验信度。

d. 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提高测验在各同质性较强的亚团体上的信度。

e. 主试者严格执行实测规程,评分者严格按标准给分,实测场地按测验手册的要求进行布置,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②提高效度的方法

要想提高测量效度,就必须设法控制随机误差、减小系统误差,同时,还要选择好特别恰当的效标,把效度系数准确地计算出来。

a. 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

b. 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

c. 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

d. 选好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地使用有关公式。

5. 简述法制教育及其作用。

【答案】(1)法制教育的含义

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对少年儿童进行法律观念的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逐步树立法制观念,养成守法的习惯。

①知法: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理解法律与一般行为规范的区别,认识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方面具有指导作用、评判作用、预测作用与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