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619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必备复习题库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电子时代
【答案】电子时代,是指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子传播时代。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一系列的重要发明,标志着电子新闻传播时代的到来。如电报、电话、留声机、摄影机、无线电报和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收受信息的诸多智力限制,使新闻传播进一步成为真正的大众化传播,也使新闻传播真正成为一种全球化的传播、无边界的传播,使信息自由流动在潜力上进入一个新的伟大的时代。
2. 现实受众
【答案】现实受众,是指已经接触和利用新闻媒介的人。受众的现实和潜在是相对的,对一种媒介是现实型的收受主体,对另一种媒介有可能是潜在型的收受主体; 同样,对某家媒体是现实的收受者,对另一家媒体可能是潜在的收受者,反之亦然。对任何新闻媒体而言,维系和稳定现实的收受者群体,发现和开发潜在的收受者群体都是长期的任务。
3. 媒介审判
【答案】媒介审判(trialbymedia ),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西方学者认为:“媒介审判”是一种不是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又称“报刊裁判”(trialbynewspaper )。它的历史沿革是西方国家的法律审判实行大陪审团制度,陪审团由普通公民组成,如果大众传媒在开庭审判前就对案件或涉案的当事人做过多的报道和渲染,就会影响陪审团的公正投票,从而间接影响判决的公允。
4. 新闻业务
【答案】新闻业务,又称应用新闻学,是以新闻传播业务为主要对象的新闻学分支,基本内容包括: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评论学、新闻编辑学、新闻摄影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兴媒体新闻学等。新闻业务重点研究采写编评等的实际操作方法与技巧,培养、训练学习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实战能力。在力一法论的层次上,总结概括采写编评等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构建自身的应用理论与业务观念。新闻业务的特有内容和基本目标,决定了它是新闻教学的核心,也是新闻史论的落脚之处。新闻业务的另一大块是媒体的管理和经营,主要研究对象是:新闻法规、新闻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