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岛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上坡扩散

【答案】上坡扩散是指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的扩散,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

2. 离子键

【答案】离子键是通过两个或多个原子或化学基团失去或获得电子而成为离子后形成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存在静电作用,当两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靠近时,表现为相互吸引,而电子和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又存在着静电排斥作用,当静电吸引与静电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时,便形成离子键。因此,离子键是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由于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二、简答题

3. 请根据相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2.0wt%C合金平衡状态下的结晶过程,并说明室温下的相组成和组织组成。

(2)请分析2.0wt%C合金在较快冷却,即不平衡状态下,可能发生的结晶过程,并说明室温下组织会发生什么变化。

(3)假设将一无限长纯铁棒置于930°C 渗碳气氛下长期保温,碳原子仅由棒顶端渗入(如图1

,试分析并标出930°C 和缓冷至室温时的组织分布情况(绘制在答题纸上)所示)。

【答案】⑴

相组成:

甚至不析出。

组织组成: 的析出将受到抑制,(2)根据冷速不同,可能出现共晶反应,得到Ld ;得到的P 层片细小;

图1

(3)如图2所示。

图2

4. 画出立方晶系的[100]、[101]晶向的(111)、晶面。

【答案】如图所示。

晶面及六方晶系的晶向、(0001)

5. 何谓金属的结晶?何谓金属的再结晶?两者是否都是相变,为什么?两者的驱动力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结晶是指金属由熔液态转变为晶态固体的过程;再结晶是指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过程。

因为结晶的产物与其母相是不同的相,而再结晶的产物与其母相是同一种相,无新相产生,故结晶是相变,再结晶不是相变。

两者的驱动力不相同,结晶的驱动力是液、固两相的体积自由能差;再结晶的驱动力是变形金属经回复后未被释放的储存能,即塑性变形所引起的晶体中位错总弹性应变能。

6. 典型面心立方(fcc )金属的配位数和致密度是多少?并指出其间隙类型及一个晶胞中间隙的数目。写出fcc 晶胞中原子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并说明其密排面与密排六方(hcp )结构金属的密排面排列有何不同。

【答案】(1)fcc :配位数12,致密度0.74,八面体间隙4个,四面体间隙8个;密排面{111},密排方向<111>。

(2)密排面排列ABCABC …,而密排六方为ABAB …。

7. 萤石属立方晶系,其结构如图1所示,钙正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和面的中心,形成面心立方结构,而氟负离子填充在全部的(8个)四面体间隙中。请画出萤石晶体的结构基元和空间点阵。

【答案】由题意知,钙正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和面的中心,而氟负离子填充在全部的(8个)四面体间隙中,则结构基元和空间点阵如图2所示。

图2

8. 举例或画图说明什么是小角晶界的位错模型?描述大角晶界有何模型?其含义是什么?

【答案】(1)小角晶界主要是指相邻晶粒位相差小于10°的晶界,而根据相邻晶粒之间位相差的形式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倾斜晶界、扭转晶界和重合晶界等。

对称倾斜晶界可看做把晶界两侧晶体互相倾斜的结果,其晶界结构可看是由一列平行的刃型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