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规避名人代言广告的风险?
【答案】要规避名人代言广告的风险,要注意如下事项:
(1)名人代言广告宣传要在整个品牌战略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考虑成本和效益,不能盲从跟风。如果不适合做直接的名人代言宣传,可考虑“曲线救国”,采用暗的名人宣传。
(2)构建名人广告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市场调研找到适合自己的明星代言人。在选择代言人方面要慎重其事,必须综合考虑形象、魅力、知名度、亲和力、可信赖度、现代感、权威感、受欢迎度等因素,再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而筛选出适当的人选。同时,在选择代言人时,还要考虑到“排他性”问题。
(3)提高广告创意水平,让消费者乐于接受。在有些情况下,名人与品牌或商品的关联性不强,就更要去设计巧妙的情节,找出名人与商品的连接点,将原本不相干的两个因素联系起来。
(4)建立名人代言的预备方案,防范因名人本身问题给代言品牌造成的风险。
(5)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能力。
2. 广义的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案】广义的广告运作我们称之为广告活动,视为整个广告过程的概括。
(1)广告活动是通过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广告媒介、广告受众四者之间的互动而展开的。随着广告活动的精确性和科学性的提高,广告的专业化也日益提高。一个再全面的广告代理公司也需要邀请外援的帮助,因而,外援成为广告活动的第五个参与者。广告主是广告信息的发布者,广告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广告媒介是广告信息的传播载体,而广告公司和外援则是这三者的连接体。
(2)广告主发起广告活动,付出一定代价,与广告公司之间产生交换; 广告公司承揽业务,制作广告作品,通过代理行为,与广告媒介交易; 外援接受广告公司的要求,提供专门性的服务; 广告媒介出卖时间和版面,发布广告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从而完成广告交易过程。这就是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
3.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原因如下:
(1)商品交换的产生。经济广告是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的。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市场的形成,就形成了一些交易中心。早在奴隶社会以前,中国就己经出现了市场交易、于是广告也就作为商品交换中必不可少的宣传工具而发展起来了。最早出现的原始广告形式有口头广告,实物广告和标记广告。
(2)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广告的形式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战国到隋朝年间,出现了悬帜广告、悬物广告等形式。汉代的悬物广告比较流行,它是在店铺门前悬挂与经营范围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起到招牌的作用。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仅展现了当时汁京的繁华,也展现了众多商店使用招牌和悬物、悬帜为幌子的情景。印刷技术的发展,在宋朝庆历年间,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印刷实物一一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铜版。
(3)元明清时代(至1840年之前),广告的发展越来越讲究形式美,还出现了政治名人和文化名人书写招牌和对联广告的美谈,店铺的名目和招牌的书写都很讲究。出现了“全聚德”、“六必居”、“都一处”等老字号的店铺,也出现了很多名人写的广告对联。
(4)总之,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随着社会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我国的广告开始萌芽。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的封建经济条件下,我国广告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这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4. 广告信息的加工与传播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
【答案】由于间接信息涉及心理学与行为学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广告信息变得很复杂。而广告作为一种信息沟通的手段,信息沟通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在广告传播中也是不可能避免的。广告又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传播信息,这进一步加大了产生障碍的可能性。广告信息传播障碍主要在以下环节存在:
(1)将广告主题艺术化
在精确分析市场、消费者和产品特性的基础上确定好广告要传达的内容,即广告主题。承接下来的是如何将广告主题转化为视觉与听觉的形式以适应受众的心理和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障碍:
①不能准确传达主题
主题越复杂,准确传达就越困难,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模糊性可能会造成信息的失真与扭曲。 ②产生不应有的联想,偏离广告初衷。
(2)广告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障碍
这种障碍主要是由媒体造成的,例如在传播过程中广播和电视等模拟信号受到干扰导致声音与图像模糊、不清晰; 印刷媒体可能会因为纸张的低劣、印刷水平的限制、编辑的问题影响广告信息的准确传达。(3)受众在接收广告信息时可能存在的信息障碍
不同的受众具有不同的媒体接触习惯,而这直接影响到广告效果。广告信息能否到达受众,又在多大程度上进入受众心智,这与广告选择的承载媒体、同时段其他信息的传播与十扰、受众
个体的状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元素都有可能构成对广告信息传播的障碍。
(4)受众在对广告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障碍
这种障碍同受众个体人口统计学上的特征联系密切,受众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职业、收入等都会影响其对广告信息的理解。同时个体的经历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心理也会影响到受众对于广告信息的解码。
广告信息的传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以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问题并进而影响到整个广告活动的效果。为此,要实现受众接受的信息尽可能地接近发送者预期的广告主题。必须进行周密的调查与策划,充分了解市场、消费者、传媒和产品本身。
5. 简述亚文化理论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答案】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社会历史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状态。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多元化分工带来多元职业文化,多元利益关系带来多元价值观。因而,现代社会必然存在丰富的亚文化现象,社会成员常常是在一个以上的亚文化中发挥作用的。反过来,他们一生也会经历许多种亚文化。
(1)亚文化对于消费者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亚文化为定位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也增加了其实现的难度。亚文化的分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按照政治及经济地位区分的社会分层。亚文化群既包括宗教、民族和地域这样的群体,也包括按性别划分的男性和女性这样的群体,以及按年龄划分的青少年、中年、老年等群体。这些群体都有可能形成他们独特的亚文化。
(2)广告的诉求如果能够契合其目标受众的亚文化特质,引起其目标群体的共鸣,则能够更好地传达产品信息。反之,如果不了解其目标受众的亚文化特质,不了解某个亚文化群特有的符号系统,则很难得到目标受众的认可。
(3)在这些亚文化群中,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群体和青少年群体。因为广告诉求对象中女性和青少年这两个群体占据很大比例。青少年群体中往往会形成与主流文化不重合的亚文化。如何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某些亚文化特质,打动这些目标消费者,仍是值得探讨的命题。
6. 如何理解购买角色? 试举例分析不同购买角色在购买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1)对购买角色的理解
①分析消费者行为,首先应该了解消费者是如何进行购买决策的。包括谁是购买决策者,购买决策的过程和购买方式等,以便更好地制定相应的广告策略。
②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往往是在家庭内部决定的。在购买过程中,家庭成员可以分别扮演发起者、影响者、决定者、购买者和使用者等不同的角色。如在很多时候,孩子虽然不一定是购买者,但他们却可以在很多产品种类上发挥建议者、影响者和使用者的重要作用。
(2)不同购买角色在购买过程中的作用
①广告主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在广告中对角色进行暗示,谁应该负责某一项消费任务,然后将专家的形象赋予其上。在产业市场中,购买组织的成员分别扮演使用者、影响者、决定者、批准者、购买者和把关者六种角色。产业市场虽然与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过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