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729教育专业综合之心理学基础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答案】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区别在于:
(1)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在对无意义材料的识记中,前摄抑制是造成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对有意义的材料的识记,由于联系较多,较易分化,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可能较少。
(2)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的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种种条件的制约。研究表明:在先后学习的材料完全相同时,后来的学习即是复习,不会产生倒摄抑制。在学习材料由完全相同向完全不同逐步变化时,倒摄抑制的作用也随之逐渐变化。在学习两种不同材料时,如果后来学习的材料在难度上不同,倒摄抑制的作用也就不同。
2. 心理
【答案】心理是个体一切精神活动的总称。与物质相对,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现象,以及从潜意识到意识的具有不同程度觉知的各种心理现象。人类心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一般包括个体心理、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个体的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即客观事
,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和情物作用十人(主要是人脑)
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知情意”。认识、情感或意志这三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在一起的。
3. 教师的威信
【答案】教师威信指教师个人或组织改变、控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力。分为以下两个方面:教师的职权威信和教师的人格威信。教师的职权威信指伴随其地位、职权而来的威信。社会心理学家沃勒指出,教师受组织委派,具有法定职权的影响力。如按照国家的教育法规、教育方针、教学计划等组织教学和教育下作。教师的人格威信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个性品质,包括政治、思想、道德、需要、动机、目标、个性、气质、活动效率及其相应的能力和知识、行为方式等。
4. 具体运算阶段
【答案】具体运算阶段指皮亚杰心理认知发展理论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儿童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儿童在该阶段里,智力发展上最大的收获是达到了思维上的守恒性。皮亚杰设计了不同的守恒任务,如数量守恒、液体守恒、体积守恒和物质守恒等,每一种守恒任务都包含着同样的三个步骤,以数量守恒为例来看这三个步骤:①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一样多的扣子,它们的排列方式也完全一样; ②改变第二排扣子的排列方式,使其中每个扣子间的空间距离变大,但所含的扣子数量未变; ③问儿童,现在这两排扣子是否具有相同的数量? 这个阶段的儿童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
5. 课堂心理气氛
【答案】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群体心理状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注意状态、知觉状态、思维状态、情绪、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和定势状态等。
课堂心理气氛是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和谐的、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顺利完成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不良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中的一种不和谐的因素,阻碍了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降低了教学效果。
6. 比率智商
【答案】比率智商是智商的一种形式,是表征个体智力发展相对水平的一种指标,斯坦福一比内智力量表首次采用。计算公式为
年龄或智力年龄,CA 表示实足年龄或实际年龄。
比率智商依赖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局限性如下:
(1)心理年龄不可能永远随实足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的年龄,再按这个公式计算就会得出智,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结论;
(2)若两个智力测验的标准差不同,所得的结果便不能进行比较。智力测验中己较少使用,由离差智商代替。
7. 最小可觉差(jnd )
【答案】最小可觉差也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差别感受性用差别感觉阈限度量。对于中等强度的刺激,韦伯发表了对举起重量的最小可觉差的研究成果:即刺激的增加量除以最初刺激的强度是一个常数。不同的刺激该常数(也被称为韦伯比例)也不同。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假设:每个最小可觉差代表一个感觉单位,大的感觉可以作为许多感觉单位的总和; 每个最小可觉差的主观量都是相等的,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上升。
,式中IQ 表示比率智商.MA 表示心理
8. 社会助长
【答案】社会助长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与“社会抑制”相对,是指个体因他人在场而提高活动效果的现象。特里普利特1898年发现,多人同时参赛自行车竞赛,比单个运动员分别计时参赛速度要快。后来的许多实验,如F.H. 奥尔波特的五种工作方式、特拉维斯的追视盘工作等均证实了这一点。同期研究中,亦发现社会抑制现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扎琼克(扎荣克)通过现场实验提出优势反应强化说。他指出,有他人在场可提高个体的动机水平,而动机水平的提高,可增强优势反应(己经学习和掌握得很熟练的动作),抑制较弱的反应(不熟练或复杂的智力活动),因此既可能对个体活动产生促进作用,亦可能产生促退作用。以后的许多研究者深化和发展了这一假说。有学者认为,社会促进效应是透过活动者的竞争动机和对他人评价的认识实现的。
9. 情绪智力
【答案】情绪智力是人类社会智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对情绪进行信息加丁的一种重要能力。情绪智力概念是对人类自身价值认识的深化。1990年,Salovey 在《想象、认知与人格》杂志发表“情绪智力”一文正式开始出现的一个概念。Mayer 等1993年到1996年又发表了两篇,直到1997年论文主要还是以梅耶、Salovey 的四篇主要论文为主线; 1995年Golmen 以神经科学专栏作家的敏感性从杜勒关于杏仁核的研究成果获得启示,综合一些临床研究成果以及把社会智力、管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拼凑在一起写成情绪智力一书。情绪智力包括一系列相关的心理过程,这些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行为。情绪智力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情绪调节能力是情绪智力的直接反映。
10.意识流
【答案】意识流是指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一种对心灵本质的阐释。认为意识不是割裂的片段和静止的状态,而是整体的经验和川流不息的历程。意识的主要特点有:意识是属于私人的,每一思想总属于特定个体所有; 意识是常变的。每一种意识状态仅出现一次,不能重返; 意识是连续的。意识是一个经常变化而永不中断的过程; 意识是有选择的,可能有效的刺激只有一小部分进入意识。意识流学说虽对实验心理学有负面的影响,但却对心理学中元素主义进行了批判,也成为了现代文学和艺术创作的一种技巧。
二、简答题
11.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沦。
【答案】(1)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中发觉他们在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提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①言语智力:包括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