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638政治学基础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民文化

【答案】公民文化既不是传统的文化,也不是纯理性的现代工业文化,而是一种将传统与现代完全融合的文化。它是“以沟通和说服为基础的多元主义文化,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文化,是允许变革但要渐进性变革的文化”。

2. 政党政治

【答案】通常意义上的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来行使国家政权的政治形式。狭义的政党政治专指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而广义的政党政治则是政党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的行使,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一种政治现象,包括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而展开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3. 政治关系

【答案】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关系:利益关系、由利益关系而形成的政治权力关系、益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政治权利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一般本质内容,其他政治现象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确认和保障利而政治关系的

4. 政治文化结构

【答案】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

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5. 国家的社会职能

【答案】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二、简答题

6. 简述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发展。

【答案】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由此,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发展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

从14世纪开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中萌芽和发展,市民阶级迅速兴起和壮大。

14世纪开始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及15=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产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马基雅弗利和博丹,他们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论述政治问题,以政治权力而不是以道德伦理价值为政治研究的核心取向,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主权理论。

至17, 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西方政治学获得了全面繁荣。著名政治思想家如格劳秀斯、霍布斯、伏尔泰、孟德斯坞、潘恩和汉密尔顿等纷纷著书立说。他们从理性的人性论出发创造了自然法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理论。这一时期的政治学说主要是围绕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展开。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己基本完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资产阶级面临的主要政治任务变成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西方政治学的主题从倡导和阐发资产阶级的民主价值转向论述和分析资产阶级个人利益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利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以边沁、穆靳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和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社会实证主义政治学说。这些学说标志着资产阶级由革命转向保守,标志着西方政治学逐渐趋向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秩序。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因此,对于国家政权和政治生活的研究,成为垄断资本维护统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9世纪80年代,政治学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西方政治学发展进入了现代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西方政治学大体上向着两个方向发展:

①政治理论方向。这个方向上的政治学基本是17, 18, 19世纪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续和发展,不过也有新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学术思想派别,研究方法也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主要限于关于政治哲学问题的思考,且具有很大程度的唯心主义色彩,因此出现了理论地位下降,理论发展衰微的现象。

②行为主义方向。行为主义政治学肇始于19世纪30-40年代孔德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方法论。经过发展,实证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成为政治学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卞义政治学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政治学的主流。行为主义政治学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政治学虽然仍然按照实证的政治学和规范的政治学两个方向继续发展,但是,却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状况:

①在实证政治学和规范政治学范围内,都出现了新的范式和新的思想流派。就实证政治学而言,行为主义逐步擅变为后行为主义。同时,在行为主义研究范式之外,以微观经济学为方法论基础,以公共选择为主题的政治经济范式逐步取得重要地位,成为正式的理性行为研究模式。就规范政治学而言,逐步发展出生态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现代基督教主义、新组合主义等政治学说。

②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立场多样化,呈现出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客观主义和反客观主义并存的

状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进步一一折中主义和整合主义方法论主张,即认为不存在任何单一的科学范式,多样性是政治学科进步的本质而不是其障碍。

③政治分析途径呈现多样和相互融合的特点,如原有的制度研究被赋予新的特点和内涵,形成新制度主义分析途径。同时,政治学的分析途径和方法相互渗透和结合,如行为主义的实证研究逐渐向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擅变,出现了与政治理论研究汇合的趋向,并主张放弃价值中立,回归现实政治,进行政策分析。而政治哲学和理论正在逐步向着运用经验证据的方向发展,其中的许多内容来自于政治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如新制度主义研究中大都采用公共选择和理性分析的范式等等。

7. 简述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答案】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单一主权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是:

第一,具有单一的宪法和国籍,有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第二,国家主权高度统一,只能由代表国家整体的法定机关充任国际法主体,对外行使国家主权的只能是中央权力机关。

第三,中央权力机关对内高于一切。国家内部按地域划分行政区域,各行政区域的地方权力机关接受中央权力机关的集中统一领导,对外不具有独立性; 即使个别地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这种自治权被限制在统一的国家主权范围内。

8. 利益矛盾的基本类型。

【答案】利益矛盾是指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的一面。它包括两种基本类型:

(1)横向利益矛盾

横向利益矛盾是指同一层次上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其产生的条件包括:

①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差别。

a. 自然差异。利益主体之间与生俱来的差异性。其中包括个体的自然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差别; 也包括群体的自然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群体特点之间的差异。

b. 社会差异。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其中包括劳动分工造成的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差别; 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而造成的不同占有者之间的差别; 人的教育差异造成的把握和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水平的差异等。

②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对于同一利益客体都有要求。a. 某一利益主体对另一利益主体的既有利益的要求,即利益剥夺;

b. 两个利益主体对于某种双方均未获得的利益都有利益要求,表现为利益竞取。

(2)纵向利益矛盾

纵向利益矛盾是指不同层次上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其产生的条件包括:

①同一利益主体的两部分利益对于该利益主体的不同意义。

a. 直接意义和间接意义的差别。特殊利益的实现一般表现为对利益主体需要的直接满足,因而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