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原位生长炭纳米管增强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关键词:炭/炭复合材料;炭纳米管;微观结构;力学性能

  摘要

C/C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高温性能早已广泛地应用在很多领域。但在C/C复合材料生产中,热解炭结构不易控制,且与炭纤维之间容易产生同心环状微裂纹,这都影响C/C复合材料的性能。本文希望采用原位生长炭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对炭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并作为C/C复合材料的二次增强相,来加强基体炭与炭纤维之间的结合,改善热解炭的微观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首先采用浸渍-还原法在炭纤维表面涂层纳米催化剂颗粒,接着以苯为碳源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原位催化生长炭纳米管,最后采用等温化学气相渗积技术(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CVI)沉积热解炭合成CNTs-C/C复合材料。探讨了催化剂前驱体溶液浓度、CVD裂解温度、C6H6/H2之比对炭纳米管生长的影响,并讨论分析炭纳米管的生长机制。还对炭纳米管对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石墨化度、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具体说来,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催化剂颗粒,研究催化剂前驱体硝酸镍溶液浓度对纳米镍颗粒和炭纳米管的影响;采用CVD法制备炭纳米管,研究裂解温度及C6H6/H2之比对炭纳米管产量与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硝酸镍溶液浓度为0.1mol/L时,获得的镍颗粒粒径细小、分布均匀,适合大量生长炭纳米管;最佳裂解工艺条件为:裂解温度700-750,C6H6/H2在140ml/min:50ml/min左右。(2)通过实验研究了在炭纤维表面CVD法原位生长炭纳米管的生长机理,发现本实验条件下炭纳米管的生长符合底部生长模式,生长过程基本按照溶解-扩散-析出-沉积进行,其生长驱动力来自于催化剂颗粒前后面的碳浓度差和温度差。(3)系统研究了沉积工艺条件对热解炭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形成SL结构为主的CVI工艺条件下,炭纳米管的加入可以诱导生成部分RL结构的热解炭并改善了热解炭和炭纤维之间的界面结合。当CVI工艺条件本身就能生成RL结构时,两者均为RL结构的热解炭,但在CNTs-C/C复合材料中,靠近炭纤维的部分出现没有明显生长特征的结构。(4)分析测试了原位生长炭纳米管增强炭/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对比发现,在炭纳米管/炭/炭复合材料中,原位炭纳米管的引入增强了炭纤维与热解炭之间的结合力,从而使其力学性能有所提高。相对没加入炭纳米管的炭/炭复合材料来说,在本实验条件下,用炭纳米管增强的炭/炭复合材料,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以及剪切强度分别提高了4.12%,5.48%和40.65%左右,达到现在的91.46MPa,23.48GPa和10.38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