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华大学附属永州医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专业硕士]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肽(peptide )。

【答案】肽是氨基酸的线性聚合物,常称肽链(peptidechain )。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构成的大分子。

2. 酶的辅助因子。

【答案】酶的辅助因子构成全酶的一个组分,主要包括金属离子及水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作用是在酶促反应中运输转移电子、原子或某些功能基的作用。

3. 超二级结构。

【答案】

超二级结构是指二级结构的基本结构单位(螺旋、折叠等)相互聚集,形成有规律的二级结构的聚集体。超二级结构主要涉及螺旋、折叠等在空间上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问题。已知的超二级结构有3种基本组合形式

螺旋的聚集体

折叠的聚集体

4. transaminase 。

【答案】transaminase (转氨酶)是指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转氨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心肌、脑、肝、肾等动物组织以及绿豆芽中含量较高。转氨酶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

5. Tollen 试验

【答案】Tollen 试验是指戊糖经浓盐酸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作用生成樱桃红色物质的一种鉴定戊糖的方法。

6.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答案】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

在有机物被氧化成

和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 转变成ATP 。 ,

螺旋和

折叠的聚集体

7. 多聚核糖体(polysome )。

【答案】多聚核糖体是指合成蛋白质时,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联附着在一条mRNA 分子上,形成的似念珠状结构。在一个mRNA 分子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的结构,形成多聚核糖体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

8. 胞吞(作用)。

【答案】胞吞是指物质被质膜吞入并以膜衍生出的脂囊泡形式(物质在囊泡内)被带入到细胞内的过程。

二、问答题

9. 过氧化氢酶的值为当底物过氧化氢的浓度为时,求在此浓度下,过氧化氢酶被底物所饱和的百分数。

【答案】所谓酶被底物饱和的百分比即是反应速度与最大反应速度的百分比。根据米氏方程知:

10.翻译过程中需要哪四种组分?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蛋白质的翻译至少需要以下四种组分。

(1

顺序。

(2)蛋白质因子。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释放因子分别协助翻译的起始、延伸和终止。在起始阶段,起始因子

物;在延伸阶段

,和参与核糖体50S 和30S 大小两类亚基与三种延伸因子参与延长肽链。此阶段还需形成70S 起始复合参与及消耗

或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

,能够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由线性单链分子中每相邻3个核苷酸碱基组成,代表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它决定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排列供能,并且包括进位、成肽和转位三个步骤的反复循环。终止阶段,当终止密码子出现在核糖体的A 位时,没有相应的氨基酰

子进入核糖体A 位,与终止密码子相结合,

相连的酯键水解,多肽链释放。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3)氨基酰

辨认位多肽酰与能与之结合,此时即转入了终止阶段。释放因

随即诱导转肽酶变构而具有酯酶活性,使P 分子依赖其反密码环上的3个反密码子密码子,依赖端的末端结合特定的氨基酸,从而按密码子指令将特定氨基酸

与数十种蛋白质共同构成的超大分子复合体。核糖体的带到核糖体上“对号入座”,参与蛋白质多肽链的合成。 (4

)核糖体。核糖体是由几种

作用是将氨基酸连接起来,构成多肽链的“装配机”,即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11.怎样通过实验证实DNA 复制是双向复制还是单向复制?

【答案】通过放射自显影的方法确定。在复制开始时将E.

放在含低放射强度

培养基中生长,

数分钟后,移置含高放射性强度3H-脱氧胸苷的培养基中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放射自显影。在图像上可以看到,复制起始区的放射性标记密度低,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低;继续的合成区放射性标记密度高,银颗粒 密度高。若中间密度低,两端密度高,则DNA 的复制为双向;如果起始部位既有高密度也有低密度,就表明 DNA 的复制为定点单向。研宄证明多数细胞的DNA 的复制为定点双向。但也有一些例外,如噬菌体质粒和真核细胞的线粒体等DNA 为单向复制。

12.在催化葡萄糖进行磷酸化反应时,肝脏同时具有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有何生物学优势?

【答案】当己糖激酶被饱和时,葡萄糖激酶能继续移除血液中的葡萄糖用以生成肝糖原,以确保升高的血糖储存备用。

13.什么是黏性末端?它们在DNA 重组技术中有什么重要性?

【答案】黏性末端是特殊的限制酶切割双链DNA 后获得的DNA 片段中的、由双链DNA 末端伸出的单链DNA 短区域。在DNA 重组技术中由于不同来源的DNA 片段(如外源基因和质粒都含有黏性末端)靠黏性末端的碱基互补的氢键相互结合,再经连接酶催化形成DNA 共价连接,所以可重组DNA 。

14.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如何调节?

【答案】产生大量的NADPH 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力;中间产物为许多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与光合作用联系起来,实现某些单糖间的互变。受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转酮醇酶、戊糖浓度等调控。

15.简要说明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合成的调节。

【答案】(1)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调节:①催化嘌呤核苷酸合成的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 )转酰胺酶是一个变构 酶,受AMP 和GMP 的反馈抑制;②催化次黄嘌呤核苷酸(IMP )氧化成黄嘌呤核苷酸(XMP )的次黄嘌呤核 苷酸脱氢酶,其活性受过量GMP 的抑制;③在GTP 供能的条件下,催化次黄嘌呤核苷酸(IMP )与天冬氨酸生 成腺苷酸琥珀酸(SAMP )的腺苷酸玻珀酸合成酶,受过量AMP 的抑制。

(2)嘧啶核苷酸合成的调节:①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I (CPS-II )受UMP 的反馈抑制;②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ATCase )是别构酶,受ATP 的正调控和CTP 的负调控;③CTP 合成酶受产物CTP 的负调控。

16.核苷酸的代谢抑制物有哪些?其作用机制如何?

【答案】核苷酸的代谢抑制物是一些嘌呤、嘧啶、氨基酸或叶酸等的类似物。它们主要以竞争性抑制或“以假乱 真”等方式干扰或阻断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从而进一步阻止核酸以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具体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