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622细胞生物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通讯连接
【答案】通讯连接是指以细胞之间建立的连接通道为基础的细胞连接方式,这种通道既使细胞之间彼此结合,又介导细胞之间的通讯联系,即依靠某些亲水分子或离子在通道间的流动沟通信息。例如,广泛存在于人体及动物各种组织间的间隙连接、神经细胞间的化学突触和植物细胞中的胞间连丝等都属于通讯连接。
2.
细胞凋亡
【答案】
细胞凋亡
亡小体被吞噬消化。
3. LCR
【答案】LCR 的中文名称是基因座控制区。基因座控制区是染色体DNA 上的一种顺式作用元件,其结构域中含有多种反式作用因子的结合序列,可能参与蛋白质因子的协同作用,使启动子处于无组蛋白状态,即LCR 具有稳定染色质疏松结构的功能。此外,多种反式作用因子的结合序列可保证DNA 复制时与启动子结合的因子仍然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上。不同的LCR 可通过特异结合因子的导向结合在相关基因的启动子上,使相关基因或基因族在表达中增强。
4. 整合素
【答案】整合素即整联蛋白,是一种由α和β两个亚基形成异源二聚体的细胞黏着因子,整合素可与不同的配体结合,从而介导细胞与基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着,其识别的主要部位是配体上的RGD 三肽结构,整合素还在细胞内外信号转导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 telomerase
【答案】telomerase 的中文名称是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由催化蛋白和RNA 模板组成的酶,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以物种专一的内在的RNA 为模板,把合成的端粒重复序列加到真核细胞染色体的3' 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是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进行的正常生理应答反应。该过程具有典型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凋亡细胞最后以凋
6.
受体酿氨酸憐酸酯酶
【答案】
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
用,在细胞周期调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7.
【答案】的中文意思是细胞株,是指原代培养中少数可以渡过危机存活下来的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了,但是细胞株可以顺利传40〜50次,而且依然保持原来的染色体数目以及接触抑制的行为。
8.
非共生起源学说
【答案】
非共生起源学说是指认为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它比典型的原核细胞大,这样就要逐渐增加呼吸作用的膜表面的一种学说。开始是通过细菌细胞膜的内陷,扩张和分化(形成的双层膜分别将基因组包围在其中),后形成了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的雏形。是一次性跨膜蛋白受体,受体胞的作内区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活性,结合配体后,使磷酸化的酪氨酸去磷酸化,
可逆转
二、简答题
9. 霍乱毒素通过什么机制引起腹泻的?
【答案】
霍乱毒素是一种作用于蛋白的毒素,
它可将
上的
核糖基团共价结合到
的水解,
使
的形成无法终止,
引起的亚基上,使蛋白核糖化,
这样抑制了亚基的GTP 酶活性,
从而抑制了一直处于激活状态。结果使腺苷酸环化酶处于永久活性状态
,
与水分子不断分泌到肠腔,而导致严重腹泻。
10.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及其调节。[南京师范大学2004研]
【答案】(1)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功能
G 蛋白能够将受体接受的信号传递给效应物,产生第二信使,进行信号转导,某些G 蛋白还可直接调节某些离子通道的通透性。
(2)G 蛋白在细胞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中的调节
G
蛋白由三个不同亚基组成。配体和受体结合,诱导GTP 与G 蛋白结合的GDP 进
水解为
^后,则处于失活状态。行交换,GTP 结合的G 蛋白处于活化状态,激活位于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下游分子如腺苷酸环化酶。G 蛋白a 亚基具有内源GTP 酶活性,
当
G 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cAMP 信号通路,另有一条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前者是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偶联的G 蛋白,G 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产生第二信使cAMP ,引发下游细胞事件。后者也是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偶联的G 蛋白,活化的G 蛋白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 ,
使
水解为和DAG 两个第二信使
,
可动员细胞办释放,DAG 可激活蛋白激酶C (PKC ),分别激发细胞的下游事件,又称“双信使系统”。
11.叙述在内质网上合成的磷脂转运至其他膜上的两种主要方式。
【答案】合成的磷脂由内质网向其他膜的转运主要有两种方式:
(1)以出芽方式转运至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质膜上;
(2)凭借一种水溶性的载体蛋白——磷脂转换蛋白,在膜间转移磷脂,首先磷脂转换蛋白与磷脂分子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进入细胞质基质,通过自由扩散,直至遇到靶膜时,磷脂转换蛋白将磷脂释放出来,并安插在膜上,结果是磷脂从含量高的膜转移到缺少磷脂的膜上,即从磷脂合成部位转移到线粒体或过氧化物酶体上。磷脂转换蛋白对磷脂的转移具有特异性。
12.溶酶体中含有的都是水解酶类,那么内溶酶体破裂会使细胞裂解吗?[北京科技大学2010研]
【答案】(1)溶酶体中含有的都是水解酶类,但是内溶酶体破裂不会使细胞裂解。
(2)内溶酶体破裂不会使细胞裂解的原因如下:
溶解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如蛋白酶、核酸酶、糖苷酶、酯酶、磷脂酶、磷酸酶和硫酸酶等,其共同的特征是都属于酸性水解酶,即酶的最适pH 为5.0左右。当少量的溶酶体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时,由于细胞质基质中的pH 为7.0左右,在这种环境中溶酶体酶的活性大大降低,并不会引起细胞裂解。但是,如果内溶酶体大量破裂,此时大量的酶会对细胞产生危害。
13.
组成染色体
【答案】
染色体
序列。
(1
)自主复制
各
序列,
具有一段
的同源性很高的富含的共有序列,其上下游
左右的区域是维持
(2
)着丝粒
(3
)端粒
性。
14.什么是原癌基因?为什么突变后会导致细胞癌变?
【答案】(1)原癌基因的定义
原癌基因又称细胞癌基因,是指在正常细胞基因组中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起主要调控作用的基因,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
(2)原癌基因突变后导致细胞致癌的原因
①原癌基因的编码区发生突变,改变了原有的基因结构,致使编码产物的性质发生变化,使其不再具有正常的活性。
②原癌基因的调节区发生突变,从而改变了结构基因表达方式,可能大大増加表达量。
的三种功能元件分别是什么?简述其主要特点和功能。的三个功能元件是:
自主复制
序列、着丝粒
序列和端粒功能所必需的。它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维持的区
;的保守区。它使细染色体在细胞世代中的连续性。序列,包含两个相邻的核心区
,
序列,
染色体胞分裂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代细胞中去。末端的重复序列。它负责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完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