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801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为了有效解决代理问题,企业制度如何创新? 并请对比美国、日本、德国现代公司的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特点,说明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如何创新?

【答案】(1)为了有效解决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代理问题,企业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建立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 二是形成股东可以“用脚投票”的健全的股票市场; 三是让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发挥作用; 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五是建立健全、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

(2)各国公司在实际中根据各自的股权结构特点、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解决代理问题的制度安排。美、日、德等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及其相关制度安排就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被称为单层委员会制,公司不设监事会,治理机构只是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构成。由于美国股权分散,因而股东在股票市场用所谓的“用脚投票”(即公司股价的波动)机制,及其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所产生的压力,在约束核心管理层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相对应,对核心管理层的高酬金激励(包括股票期权在内的长期激励计划的实施)在解决代理问题中也起重要作用。日本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的架构介于美国和德国模式之间。除了同样设立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以外,与董事会平行设立了一个监察机构。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及其法人持股占有很大比重,商业银行与公司之问的关系较美国的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日本的主银行制)。在日本,不仅公司股权结构相对集中,而且相对稳定,因而股票市场的波动对经理层造成的压力相对弱化。如果说美国的竞争性职业经理人市场对经理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的话,日本公司更重视通过晋级制从企业内部培养和提拔核心管理人员,并且日本公司的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薪金与普通雇员的薪金差距比美国公司要小得多。德国公司治理结构是双层委员会的结构。股东大会选举监事会,监事会再选举董事会。监事会全部由非经理人员组成,拥有任命和解聘董事和监督董事会的权力、对于重要经营事项的决策权、召开股东大会的权力。董事会则主要由经理人员组成,在公司中负责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向监事会提供决策报告,向股东提供信息,对内向监事会负责,对外代表公司。监事会可以向董事会提供建议,但是不能干预董事会的工作。在整个架构中,监事会被赋予极高的权力,其监事会是核心权力机构,并且监事会法定需一定数量的普通雇员参加,这一点与美国有明显的不同。

(3)我国的国有企业,在通过改制向现代公司制度转轨过程中,本身在股权结构上就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如,国有股和大多最终属于国有产权的法人股,在经过改制后的公司中占有绝对比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由此导致的低效率甚至负效率,这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过程中面对的焦点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一是要加强一般性的基本制度建设,包括:

①建立健全与公司制度相关的法规体系,尤其是要严格执法;

②规范证券市场,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督和约束功能;

③形成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强化经理人市场的约束功能;

④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等等。另外,更重要的是,在合理有效地借鉴具有典型意义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切实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制度创新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治理结构,这需要我们继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2. 资本主义工厂和股份公司两种企业制度有何区别?

【答案】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在历史发展过程重经历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基本制度形式。而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一般是指个人业主制和合伙制。股份公司是一种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的和独立的单个私人资本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经营的企业制度。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筹集资本的方法的不同

个人业主制企业是由单个资本家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它在法律上被称为自然人企业。这种由资本家个人投资、个人经营的企业一般来说生产规模都较小,生产经营结构单一,在其发展初期生产经营活动一般都以小工场、小作坊、小商店形式进行。

资本主义企业在走向现代形式之前出现了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是由多个作为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的企业。

而股份公司是一种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的和独立的单个私人资本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经营的企业制度。这种制度使筹集资金变得更为容易,也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加速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扩大了资金的来源。

(2)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不同

在单一制企业中,由于企业的所有者同时就是生产经营和管理者,因此在这种企业中,资本家作为企业权威与所有者身份是合一的,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比较简单,资本家亲自指挥生产,组织销售,并对工人和生产过程实行监督。

合伙制企业是由多个作为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利润的企业。所以,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下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

而在股份公司制度下企业所有权的分散化,以及同此相联系的所有权证券化、市场化,使得仟何一个所有者都无法绝对控制、支配企业,也没有必要去支配、控制企业资产(成为集中的社会资本),所有者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将自己的财产交给最会经营管理企业的人来管理,以实现财产价值的增殖。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经营活动、财产处置的实际控制力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股东仍然具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经营者的权力。

(3)领导人的责任和风险不同

合伙制企业合伙人要承担无限的连带法律责任,即每一个合伙人对整个企业所欠债务均具有无限责任,而且是相互株连,彼此连带,随着合伙人的增加,这种无限清偿责任所固有的风险也

随之增加,这就限制了合伙者的范围,从而也限制了资本集中于企业的规模。而且合伙制企业中个人的所有权(股份)是无法自由转让和出售的,因为他们全体共同承担着一切经营责任,包括债务。

股份公司制度下,出资者负有限责任,在公司制企业中,所有的出资者都是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的清偿责任,有限责任制的确立降低和分散了投资于企业的风险,也使企业可以更广泛地筹集到社会上闲散的资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创办较大规模的企业。

(4)获取收益的方式不同

资本主义工厂制度下,收益分配的方式是将纳税后的企业利润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配,单一制企业的收益是归这个工厂的所有者自己分配。而合伙制企业则按一定的规则如出资的多少来分配。而在股份制公司制度下,股东按股票的多少获取股息收入。

因此,股份制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提高了资本社会化的程度,改变了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内部结构; 另一方面,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本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过程中是如何分析生产力的?

【答案】马克思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的抽象法以及逻辑和历史有机结合的方法,透过纷繁复杂的资本主义经济现象逐步深入的分析生产力的。通过对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从而介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各种矛盾,并从趋于瓦解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形势中,发现能够消除这些矛盾的力量和因素。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两者在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这也就是说,如果抽去各种社会生产的特殊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法只是它们的自然的或技术的结合方式。生产力本身并不包含任何社会制度的属性,但它义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没有不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生产力,也没有不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

(1)与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分析生产力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人类的经济行为的两个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和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被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这二者的结合称为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过程中一直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力的分析。正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过程中,马克思发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从生产工具分析入手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以机器工业产生和发展为主要标志。这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用下经过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强大生产力。由于机器有强大的力量,用机械代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