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813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新闻媒介有哪几种功能定位?

【答案】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是该新闻媒介的实际主持人主观决定的。由于新闻媒介间的激烈竞争,当前整个新闻界的趋势是从实际出发,选择媒介能够发挥的社会功能中的几项作为媒介的主要功能。基本的排列组合有五种:

(1)信息+宣传+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这是一种政企合一的新闻媒介。中国各级党委机关报都是这个类型的,它们既是信息的主渠道,也是宣传的主阵地,同时还是中国新闻媒介的盈利大户。

(2)信息+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这类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虽然也会有倾向性,但政治倾向性比政企合一型媒介要淡或隐蔽,基本上不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要供人们思考和决策所用。这类新闻媒介数量很大,而且还有许多亚类。

①提供各种各样全面的信息。比如中国的《参考消息》,世界上最出名的是美国有线台(CNN )的新闻频道,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出美国和世界的重大新闻。

②以提供某一类或几类信息为主。例如中国的《经济参考》以提供宏观经济信息为主,《中国证券报》以股市行情为主。

(3)消闲+服务+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这类新闻媒介基本上都是大众化通俗报纸以及一批电台、电视台。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晚报、都市报都是这种类型。它们也刊登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但大多数的内容是娱乐性、趣味性、服务性新闻以及大量消闲性内容的副刊。中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还有一批文艺、音乐电台,专门提供文艺新闻、播放文艺节目。

(4)知识+赢利型的新闻媒介

这种媒介数量极少,中国大多数的科技报属于这一类。

(5)纯宣传型的新闻媒介

世界上所有的对外广播电台都属于这一类。

总之,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极其重要,又非常复杂。媒介如何定位,涉及内外诸多因素。内部主要涉及新闻媒介主持人所制定的方针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 外部主要是一个区域内媒介构成和受众的状况。

2. 简述受众对于新闻媒介的决定性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受众对于新闻媒介的决定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表面上看,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是由记者、编辑决定。但从长远看,从整体上看,新闻媒介内容的最后取舍权属于受众。任何信息的发布必须从满足受众实际需要出发,任何宣传同样必须从顾及受众所能接受的实际程度出发,否则就真的成了“对牛弹琴”。

(2)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的风格定位

媒体风格的定位看似是新闻人长年累月探索、实践的结晶,而实际上是根据读者心理定势和阅读习惯的实际出发的经验总结。读者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媒体的风格。

(3)受众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不停的变革是新闻媒介的一个特点,无论报纸的版面安排、专栏设置还是电台、电视台的栏目更换,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归根到底,变革的依据在于新闻媒介不断追逐受众的新需求。是受众迫使新闻媒介不断变更,并按照受众的需要进行变革。

(4)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追逐利润是传媒的基本宗旨和终极目标。从表面上看,广告是媒体(除公共媒体外)主要的收入来源。然而,广告客户愿意付出大笔广告费并不意在媒体本身,而在于媒体所拥有的受众。所以,对于媒体而言,谁拥有受众,谁就拥有广告,谁就拥有利润。无论是媒体通过各种节目尽可能多地聚集受众,然后去寻找相应广告商,还是主动为广告商度身定制节目去聚集受众,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把受众当商品。媒介向广告商出售的也不是物质形态的空间,而是特殊商品—受众。

3. 简述西方社会责任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它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社会责仟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1)社会责任理论并不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台定,而是对它的改良。美国学者T.B. 佩特森认为,无论在前者还是后者的规范中,媒介所承担的任务都是不变的,即:

①通过提供关于公共事务的信息、讨论或辩论来服务于政治制度;

②启发和提高公众的自我决策意识;

③对政府进行监督,维护社会成员个人的利益;

④主要通过广告媒体来沟通商品或服务的买方和卖方市场,从而为经济制度服务;

⑤提供娱乐;

③保持财政的自给自足,以免于受到特定势力的压力。

社会责任理论有一个不同于自由主义理论的大前提,这就是它主张媒介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伴随着一定的义务,享受着政府赋予的特权地位的报刊,有义务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

这就是作为现代社会的公众通信工具而执行一定的基本功能”。

(2)现代社会责任理论的原理原则

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4. 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

【答案】(1)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目的

①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满足受众的需要,树立新闻媒介的信誉。

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新闻媒介的生存、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原则

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是媒介经营的基本原则。各种类型的新闻媒介在开展多种经营方面有其共同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在开展多种经营活动、扩大经济规模时,都坚持奉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并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的原则。

②通过自身的新闻传播活动,在社会上具有宽广的覆盖面和强大的影响力,并以此作为其开展多种经营的中介,这是一般工、商企业难以具备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新闻媒介效益统一体的两个方面,社会效益表现为报纸的使用价值,它是出版报纸的社会目的; 经济效益表现为报纸的经济价值,它是保证扩大再生产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经济基础。

5. 为什么说我国新闻学奠基于20世纪20年代?

【答案】中国的新闻学奠基于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因为徐宝磺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三本著作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

(1)徐宝磺的《新闻学》

徐宝磺的《新闻学》(初名《新闻学大纲》)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1919年12月由北大出版部以新闻学研究会的名义出版。学界泰斗蔡元培为该书作序,称赞它“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正如徐宝磺在该书的《自序》中所说,该书“取材于西籍者不少”,但“对于新闻学的重要问题,则皆有系统的说明; 而讨论新闻纸的性质与其职务,及新闻之定义与其价值,自信所言,颇多为西方学者所未言及者”。

随着新闻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的新闻学教育也应运而生。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是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创建,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研究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的标志,也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该研究会向校内外公开招收会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