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2014年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举行各种活动,纪念柏林墙倒塌25周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纪念活动,并在她最新的网络podcast(播客)中说:“我希望你们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天的感受,至少我将永远都不会忘记。”默克尔所说“不会忘记那一天”的原因是()

A . A.德国的重新崛起
B . B.美苏“冷战”开始走向缓和
C . C.国家结束了分裂
D . D.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快

2013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将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不过欧盟主要成员国在对华贸易上的利益并不一致,德英对华贸易利益明显,担心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会有损它们的利益,因此反对“双反”,主张协商对话。法意等则支持征税。以上材料反映了()①欧洲一体化充满了曲折反复②欧洲政治一体化归于失败③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分歧依然严重④一体化进程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 1971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中,难掩得意:“回首往事,风雨25年,完成战后复兴的日本经济,在技术革新和振兴出口两只车轮驱动下,正朝着先进国的道路迈进。”从战后的国际情势来看,下列属于日本战后“风雨25年”经济发展机遇的是() A.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重建欧洲。 B.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下,日本政府清除军国主义残余。 C.在两大阵营对抗下,美国扶植日本为对抗共产主义势力的盟友。 D.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幸运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纷纷更改国名。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1989年10月);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1989年12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改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1990年11月)„„“更名潮”说明这些国家()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政治体制的变革。 C.对外政策的调整。 D.共产党失去政权。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 在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任务区,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担负着控制太子港动乱、打击非法武装等多种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在2010年海地“1·12”大地震后,为恢复海地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帮助落后国家维护稳定发展经济。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结伴而不结盟外交。 2014年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举行各种活动,纪念柏林墙倒塌25周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纪念活动,并在她最新的网络podcast(播客)中说:“我希望你们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天的感受,至少我将永远都不会忘记。”默克尔所说“不会忘记那一天”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