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871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审计
【答案】管理审计是对企业所有管理工作及其绩效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和鉴定的一种方法,它比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范围还要广泛。管理审计虽然也可以组织内部的有关部门进行,但为了保证某些敏感领域得到客观的评价,企业通常聘请外部的专家来进行。管理审计利用公开记录的信息,从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方面将企业与同行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水平。
管理审计通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为指导企业在未来改进管理系统的结构、工作程序和结果提供了依据。但管理审计也存在不足,主要是过多地评价组织过去的努力和结果,而不注重预测和指导未来的工作,这一点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2. 风险型决策
【答案】风险型决策又称随机型决策,在这类决策中,自然状态不止一种,决策者不能知道哪种自然状态会发生,但能知道有多少种自然状态以及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风险型决策所处理的决策问题应该具备的条件有:①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如收益最大,损失较小等; ②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井且最后只选定一个方案; ③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或者存在一个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状态变量的概率分布; ④不同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或某一概率分布下的损益值可以预先确定; ⑤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或者某一概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顶先算出或估计出来。风险型决策是以概率或概率密度函数为基础的,因而具有随机性。
3. 网络计划法
【答案】网络计划法义称统筹法。它是以网络图反映、表达计划安排,据以选择最优工作方案,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项目)的进度(时间)和费用(成本),使其达到预定目标,获得更佳经济效益的一种优化决策方法。
网络计划法主要由互相关联的二部分内容组成:网络图要领及绘图规划、网络图各参数的计算法和网络图的调整与优化。其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为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
优点是:能缩短作业时间、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4. 管理技能
【答案】管理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
它分为三类: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①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例如:财务管理人员的会毛! 一核算技能、市场营销人员的产品营销技能、技术人员的技术开发技能等。②人际技能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励他人,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例如:管理者得与上下左右及组织外部的有关方面产生交往,建立一种复杂的协调关系。③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例如:管理者对组织战略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等。
二、简答题
5. 简述业务流程再造(BPR )与企业资源计划(ERP )的关系。
【答案】若要ERP 系统成功地实施,必须再造企业业务流程。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且不可分割的。不进行很好的业务流程再造,实施ERP 将事倍功半。ERP 的应用,不仅仅是引入一套现代化的管理软件,使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自动化,它更重要的是要对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应用ERP 后效益的提高,一方面是来自于ERP 软件本身,另一方面就是得益于业务流程再造。特别是我国企业实施ERP 系统,尤其得强调业务流程再造先行或同时进行。
(1) ERP 软件的功能实现要求企业必须进行一定的业务流程再造。ERP 软件功能的实现要求企业对原有的组织机构、人员设置、工作流程进行重新的安排,这个阶段的工作是不可逾越的,特别是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由于长期处于粗放管理的状况,就显得更为必要。
(2) ERP 软件的应用目的要求企业实施业务流程再造。从根本上来讲,企业应用ERP 的目的在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样的一个最终目的就必然要求企业能够借助于ERP 在企业中的实施应用,不断地优化它的业务流程,使整个经营活动更加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不合理、不科学的业务流程不可能通过ERP 软件自动地得到优化或消除。
(3) ERP 软件的设计背景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业务流程再造,尤其我国企业实施ERP 更是如此。我国许多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都很落后,这样的一种企业管理现状就必然要求企业在应用ERP 之前,首先要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按照先进的ERP 软件的管理要求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造。
6. 非正式组织的危害有哪些?
【答案】频繁的非正式联系促进了成员间的相互了解,一些无形的、与正式组织有联系、但又独立于正式组织的小群体会慢慢地形成。这些小群体形成以后,其成员山于工作性质相近、社会地位相当、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观点基本相同,或者在性格、业余爱好以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被大家所接受并遵守的行为规则,从而使原来松散、随机性的群体渐渐成为趋向固定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感情和融洽的关系为标准。
非正式组织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如果与正式组织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也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
(3)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惰性。
三、案例题
7. 矩阵管理—春兰集团的管理创新
1997年,春兰实行“扁平化管理”,纽建了电器、自行车、电子、商务、海外等5大产业公司,下辖42个独立法人单位。“扁平化管理”实行一段时间后,公司出现两大问题:一是各个产业公司各自为政,总部的决策指令不能很好的执行,资源难以共享; 二是某些环节由“不动”变成了“盲动”,管理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控,权力得不到正确的应用。于是,公司在1999年底,提出了“创新型矩阵式管理”。
春兰的创新型矩阵管理有一个“16字方针”:横向立法、纵向运行、资源共享、合成作战。“横向立法气指的是针对原来管理有所失控的问题,将集团的法律、人力、投资、财务、信息等部门划属横向部门,负责制定运行规则,并依据规则对纵向运行部门实施监管。“纵向运行”是指按产业公司运行的特点,以产业为纵向; “资源共享、合作作战”是指将横向的职能部门划分为A 系列和B 系列,制定运行规则“立法”的是横向中的A 系列; B 系列则负责实现对春兰内部资源的共享,为产业公司提供专家支持和优质服务。
[1]制定规则
横向职能系统负责制定或修改各项规章制度,并以集团公司名义颁布实施。在矩阵管理方案实施后,其先后制定了计划、财务、科技、物资、经营、质量、人事等11项规章制度,使企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进行监管
公司各职能副总裁和职能部门依据各项规章制度对各生产经营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审查。
[3]提供支持
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对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予专家支持和优质服务,协助其处理好各种业务问题,共同完成经营目标。
纵向运行系统按照集团确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产业公司及下属单位的职责,围绕各自的年度计划日标和月度经济目标任务,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努力实现各自承担的经营目标和生产任务。
矩阵管理的纵向运行系统和横向立法系统都在同一个层面上,它们之间既互不干扰,又互相联系,都必须接受CEO 的领导。横向部门“立法”并监管; 纵向部门依然大权在握,从而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依法运行。
按照矩阵管理“16字方针”,构建物资采购、产品营销、科技管理、财务管理4个管理平台,对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行调整、重组,构成新的业务流程。
[1]物资采购平台
采购中心实行统一招标,集中采购。采购中心与各单位既合作作战,又相互制约。
[2]营销平台